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开出华中地区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这是华中区域首次成功实施虚拟电厂精准响应负荷调控。
7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武汉市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7日12时23分,武汉电网负荷峰值达到1774.15万千瓦,突破历史纪录。此前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预测,该市在7月8日的电网负荷会进一步攀升,局部地区会出现用电需求陡增的情况。
“电力负荷陡增会明显影响区域可靠供电,对居民家庭迫切的降温需求和各类高精度工业制造企业的稳定生产带来隐患。”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副主任柳婷婷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区域安全稳定用电,7月7日22时,由武汉市发展改革委授权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成立的武汉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发起精准响应邀约,在汉口、洪山等区域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精准的负荷调控。
7月8日12时,武汉光谷综合能源服务、南京德睿特来电、三峡电能3家虚拟电厂运营商积极参与,在受邀响应的12时至13时一个小时里,共调节近40家代理企业约15000千瓦的用电负荷,以3元/千瓦时的标准共计获得约45000元的响应奖励资金。
据了解,武汉市政府刚刚出台《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细则》,按照“政府主导、电网主建、多元参与”的原则,以政府补贴、市场化运行的方式邀请虚拟电厂运营商自愿参与精准响应。目前,武汉市精准响应每年预计兑付1000万元响应资金,7月8日响应产生的补贴是华中区域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
业内人士认为,虚拟电厂搭建起了电力负荷资源聚合商与政府之间的平台和纽带。在《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细则》的指导下,受邀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电力负荷需求、不同能源利用方式产生的效益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进而制定参与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模式,以小资金撬动大市场,全面完成从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的转身,为整座城市的电网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可靠支撑。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重任,公司以创新实践引领能源转型。在城市,通过政企协同打造虚拟电厂智能调控体系;在乡村,打造武汉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推动光伏增收与循环经济融合发展,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电网调度与服务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