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3 11:22:50 股吧网页版
湖北巴东42.9℃破纪录 北京密云水库遇最大洪水 谁打开了北涝南旱的天气盲盒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琳张华

  刚刚过去的7月,湖北人经历65年来最“煎熬”的酷暑,多项“热”纪录被打破。巴东以42.9℃刷新当地历史极值,一向凉爽的神农架、利川也罕见地创下气温“新高”。

  和湖北一样,多个南方省份和地区也“高烧难退”,与此同时,北方却陷入暴雨洪水的围困。7月下旬以来,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持续遭遇极端强降雨,多条河流水位突破历史纪录,密云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气候为何如此反常?极端天气会否越来越多?8月1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进行了权威解答。

  今夏“水火两重天”不是错觉

  高温预警连发30天,北方洪水肆虐,加上今年春季的持续干旱、梅雨偏少、多地提前高温……大家的感觉没错:天气越来越“反常”了。这种强烈的体感背后,是极端天气事件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尤其对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任国玉指出一个关键事实:过去70多年,我国造成重大灾害的极端天气事件总数并未明显增加,不少类型甚至减少了。那为何公众感觉如此强烈?任国玉解释,问题聚焦在“近十年”:相比1985—2014年这三十年,暴雨、高温热浪、寒潮等极端事件在近十年确实显著增多、增强。这种气候异常,主要是自然气候本身的波动(自然变率)所致,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和局地气候变化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具体来说,今年“水火两重天”的幕后“操盘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它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控制着我国夏季的天气舞台。

  “副高”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决定了雨带在哪、水汽往哪送。通常,它6月中旬到7月中旬在长江干流以南活动,带来梅雨;7月中旬向北跳跃,开启华北东北雨季。但今年,这只“大手”异常强大且心急!6月底7月初就猛地跳到北纬30度甚至更北,远远超出了“服务区”。这直接导致两种情况:

  南方“旱”:江淮梅雨匆匆结束,雨水稀少,高温干旱肆虐。

  北方“涝”:北方雨季提前且猛烈,暴雨频发,洪水成灾。

  7月底华北那场破纪录的暴雨洪水,“副高”是主因,但还有个“帮凶”——台风“竹节草”。它和“副高”联手,形成稳定的东南气流,把大量海洋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华北,如同给暴雨“火上浇油”。

  未来极端天气会更频繁吗

  今年北方不仅雨多,还异常闷热潮湿,北京的“回南天”一度冲上热搜。任国玉指出,这背后有长期气候变异的原因:过去十余年,华北降水总体偏多,土壤喝饱了水,地下水位回升,导致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显著增加。这不仅让人体感更难受,还像给暴雨“铺好了路”——湿润的空气更容易形成强对流和暴雨;同时,饱和的土壤在暴雨时几乎无法吸收水分,雨水迅速汇成洪流,加剧了洪涝灾害。

  任国玉预测,未来十余年,华北和东北可能继续维持多雨多暴雨的状态;长江中下游的夏季高温热浪仍将持续。

  极端天气频发,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如何应对?

  任国玉建议,应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气候观测系统与极端天气气候监测系统建设,提升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及气候变化预估的精准度,同时制定和推广气候异常与气候变化的适应政策和措施。公众需主动了解相关知识,掌握针对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提前准备方法和现场应对技巧。储备应急物资、关注官方预警信息、掌握避险路线,是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周晓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