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口腔邮票”?
这是一种创新药物剂型,通常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厚度介于12-100微米之间的薄膜制剂,其形状、大小、厚度如邮票,具有“入口即化”特性。医药行业称这种薄膜制剂为口溶膜,并将其用于诸多疾病治疗中。
近日,精神疾病治疗领域也迎来了一款口溶膜新药:齐鲁制药旗下利培酮口溶膜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公开资料显示,利培酮是一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药物),通过拮抗多巴胺D2受体和5-HT2A受体,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平衡,常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并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缩)。
值得一提的是,齐鲁制药的这款新药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利培酮口溶膜制剂,较好地填补了细分市场的制剂缺口,也成为近年齐鲁制药加速市场扩张的一个缩影。
多品齐发,剑指千亿神经系统化药市场
齐鲁制药并非初次涉及利培酮的开发。
在口溶膜剂型之前,该公司就已获批利培酮片、利培酮口崩片等产品,其中利培酮口崩片为国内首家过评,目前市场表现不错。根据药智数据【药品全终端销售分析系统】显示,2024年国内市场上利培酮销售额接近7亿元,其中齐鲁制药研发的口崩片占比最高,达到了27%。
再放大来看,针对精神疾病,齐鲁制药也并不只布局了利培酮这一品种。同样在今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获批信息中,就有齐鲁制药的注射用奥氮平,该产品也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除了注射用奥氮平,齐鲁制药还拥有奥氮平片、奥氮平口崩片、奥氮平口溶膜等不同剂型的奥氮平产品。米内网数据显示,齐鲁制药在2025年Q1已成为奥氮平市场的TOP2企业,占比首次突破20%。
不难看出,齐鲁制药热衷围绕特定品种,通过丰富药品剂型等手段追求全面布局。这显然是为了抓住一个需求突出、规模庞大的赛道。
据世卫组织数据,全球有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其中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约60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约2300万。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数达110万,共同撑起了一个销售额超1000亿元的神经系统化药市场。
基于此,齐鲁制药的一个获量思路就是,通过多品种、多剂型覆盖多元化需求,即使单个产品并不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但齐头并进应该也能打开不小的市场空间。
而就本次获批的利培酮口溶膜而言,这一单品其实具有不小的应用价值,或能帮助齐鲁制药在精神疾病领域站稳脚跟,继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齐鲁制药的利培酮口溶膜,为何能获批?
实际上,相比其他剂型,口溶膜可能更加贴合精神疾病治疗需求,主要在于其切中了患者依从性不佳的市场痛点。
据了解,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存在用药困境,具体表现为抵触服药(容易发生藏药、吐药等情况)、吞咽困难、剂量难控等问题。口溶膜的核心优势就在于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口溶膜作为一种薄膜制剂,相比传统制剂服用更加方便,无需用水,就能迅速分散溶解,起效速度快,同时具有外观小巧、携带方便、给药剂量准确等优势。因此,市场对口溶膜的应用前景抱有积极预期。
根据百谏方略(DIResearch)研究统计,2023年全球口溶膜市场销售额达到27.4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54.8亿元,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41%。

而齐鲁制药率先给国内利培酮市场补上缺少的口溶膜剂型拼图,商业层面起码取得了先发优势。
加上,无论在利培酮还是口溶膜领域,该公司都已经有产品层面的技术、销售经验积淀,预计齐鲁制药对其新药的商业预期也不低。
据了解,齐鲁制药自2013年开始布局口溶膜制剂,研发与生产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利培酮口溶膜之前,齐鲁制药已有阿立哌唑口溶膜、奥氮平口溶膜、美金刚口溶膜、孟鲁司特钠口溶膜、他达拉非口溶膜5款口溶膜获批上市。
综合来看,产品应用前景广阔,齐鲁制药自身积累也较为丰富,都是利培酮口溶膜这款新药能够获批的利好因素。
此外,还有一个时间节点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利培酮口溶膜在2020年6月7日已获德国批准上市,持有人为Hexal Aktiengesellschaft。也因此,齐鲁制药的利培酮口溶膜曾不符合国内2类药的定义(即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相应拉长了新药申请、受理、获批的时间(按照审评时限,该项目已经超过常规项目上市申请获批时限(中位数为18个月),耗时近3年)。
加上近年海思科与Aquestive联合申报的5.1类利鲁唑口腔膜撤回申请、力品药业2.2类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被驳回等事项,业内一度认为在研口溶膜产品尤其是改良药物很难获批上市了。
但最终沉寂还是被打破了。
根据最新公开信息,Hexal Aktiengesellschaft在2024年底至2025年7月期间,主动注销了多个批号的药品,包括左乙拉西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利伐沙班片等,利培酮口溶膜也在此轮撤市之列。
或许也是基于此,齐鲁制药的利培酮口溶膜有了上市机会。而在该产品上市后,预计会有更多药企看到市场空白,加速开发同类药物。竞争激励下,齐鲁制药的产品矩阵或会更加丰富。
结语
从利培酮口溶膜这款产品的落地,可以看出齐鲁制药市场扩张的一层方法论,即从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中,找到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并注重产品商业化协同,覆盖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当然,这样的“广撒网”模式并不太适用中小型药企,行业龙头占据体量优势,手头阔绰,相应更敢于试错。
据悉,近年齐鲁制药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支出为44.3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1.4%。2024年研发投入为43.8亿元,约占销售收入的 11%。基于这样的研发强度,目前该公司上市300多个产品、400多个品规,涵盖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疾病。
另外,药智数据显示,2017-2025年上半年,齐鲁制药共206个品种(以药品+集团+注册类型+年份除重统计)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业内居首位。
随着一款款新药落地,齐鲁制药这艘巨轮的航行速度应该还会更快。
来源:医药研究社
原文标题 : 齐鲁制药“药物变形记”:从药片到“邮票”,精神疾病治疗迎“首个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