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藏格矿业(SZ000408,股价46.06元,市值723.2亿元)旗下锂业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格锂业)开采锂资源被政府叫停。作为盐湖提锂的龙头之一,藏格矿业的锂业务动向引发投资者关注。
在8月1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藏格矿业首次对外披露藏格锂业察尔汗盐湖提锂停产的来龙去脉,并表示提锂过程并不违规。
披露藏格锂业停产经过
7月17日午间,藏格矿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格钾肥,它曾是藏格锂业母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资源局、海西州盐湖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
收到通知后,藏格矿业另一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按要求停产。藏格矿业之后积极推进锂资源开采手续办理,待锂资源开采手续办理完成后,将及时申请复产。(相关报道详见《藏格矿业重要盐湖资源被叫停锂开采紫金矿业董事长一周前曾调研公司》)。
在2025年半年报中,藏格矿业首次对外披露了藏格锂业察尔汗盐湖提锂停产的前后经过。
藏格矿业表示,藏格钾肥通过采集察尔汗盐湖地下原卤水生产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尾卤水。尾卤水含氯化锂明显低于氯化锂最低工业品位,根据《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 25283—2023),藏格钾肥矿区的锂资源不能单独圈定矿体,可以综合利用。但因技术难度、早期碳酸锂售价问题,公司一直未开发利用。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升,低浓度尾卤水提锂显现出可行性。
2017年9月,藏格钾肥设立藏格锂业,启动超低浓度卤水提锂研发工作。2018年,藏格锂业申请备案的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一期工程被准予备案,公司正式启动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此后,藏格锂业于2021年取得了相关盐湖提锂专利,实现从超低浓度尾卤水中直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
目前,藏格矿业在有序推进《采矿许可证》变更与续期的同时,也正积极就前述通知事项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后续,公司将及时就证照办理情况或与政府的沟通结果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察尔汗矿区采矿证将于2025年8月9日到期,藏格矿业目前正积极办理相关手续,推动察尔汗盐湖采矿证的顺利变更与续期。
具体办理进展包括:藏格钾肥已完成重要前置手续办理;藏格钾肥按照逐级报送审批原则,提交了采矿权延续变更申请,目前县、州、省均已审查完毕并下发了同意的审查意见,现等待自然资源部下发审查意见;自然资源部审查意见下发后,藏格钾肥可根据自然资源部批复,办理新的《采矿许可证》,该许可证将包含新增矿种的开采权限。
藏格矿业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采矿权人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当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藏格锂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自主研发技术对伴生矿种氯化锂进行综合利用,履行了有关部门的立项审批程序,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亦深度契合国家及地方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的产业政策导向。
上半年营收下降4.74%
再来看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2025年上半年,藏格矿业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同比下降4.74%,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8.80%。
上市公司财报显示,藏格矿业营收主要来自钾肥业务、碳酸锂业务以及对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龙铜业)的投资收益。
在钾肥业务方面,藏格矿业氯化钾产品今年上半年平均售价(含税)为2845元/吨,同比增长25.57%,平均销售成本996元/吨,同比下降7.36%。在此双重因素作用下,氯化钾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99亿元,同比增加24.60%,毛利率为61.84%,同比增加13.56个百分点。
碳酸锂业务方面,藏格矿业今年上半年碳酸锂平均售价(含税)约为6.75万元/吨,平均销售成本约4.15万元/吨。藏格矿业半年报还显示,整个行业处于磨底阶段,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在6万~8万元/吨区间震荡运行。
上半年,藏格矿业碳酸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降低57.90%,毛利率为30.53%,同比下降19.75个百分点。
上半年,巨龙铜业实现矿产铜产量9.28万吨,销量为9.27万吨,其实现营收75.62亿元、净利润41.66亿元。藏格矿业持有巨龙铜业30.78%的股权,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取得投资收益12.64亿元,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的70.22%。
藏格矿业还介绍称,巨龙铜业二期采选改扩建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
在半年报中,藏格矿业还提到碳酸锂的增量项目——麻米错盐湖。藏格矿业拟分两期建设年产10万吨碳酸锂产能,首期规划年产5万吨碳酸锂。报告期内,西藏麻米错项目证照办理手续取得重大进展,在7月取得了采矿证。公司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启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并同步开展设备采购和施工团队进场工作。经初步测算,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9~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