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两则与人事有关的消息在美国持续发酵,争议不断。
两颗“重磅弹”都在8月1日投下。一件事是特朗普对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糟糕就业数据大动肝火,立即让劳工统计局局长卷铺盖走人。另一件事是拜登任命的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表示将辞职,特朗普借机再次喊话美联储降息。
市场很惶恐,认为比低迷的就业数据更可怕的,是无孔不入的政治干预。一位“帝王式总统”正在“数据真实性”和“美联储独立性”等事关市场信任的核心问题上划开两道口子……
突然发飙
美国劳工部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升高0.1个百分点至4.2%,当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7.3万,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
同时,美国5月和6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从此前公布的14.4万和14.7万分别大幅下调至1.9万和1.4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明显降温。
这些数据说明啥?简单换算一下:过去3个月中,美国非农就业增长平均仅为3.5万人。
用经济学家的话说,这绝对是自新冠疫情结束以来最糟糕的主要经济报告——没有之一,也创下了几十年来(除经济衰退时期外)就业增速最低纪录。
难怪,特朗普要突然发飙。
“在我看来,今天的就业数据被操纵了,目的是让共和党人和我看起来很糟糕。”特朗普8月1日写道,“但是,好消息是,我们的国家做得很好!”
他当天宣布已下令解雇劳工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局长麦肯塔弗,并指控她“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就业数据”。
麦肯塔弗由前总统拜登任命。特朗普指责她在2024年大选前伪造就业数据,试图帮助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胜选。但对于这一指控,特朗普并未提供任何证据。
特朗普的决定震动全美。民主党口诛笔伐不说,一些共和党人也颇有微词。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嘲讽道,“当一个糟糕的领导人听到坏消息时,他会怎么做?把发布消息的人枪毙。”
共和党籍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直言,“如果总统解雇统计学家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些数据,而这些数据是准确的,那么这就很成问题。”
为何“动刀”?
特朗普为何要对麦肯塔弗“开刀”?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特朗普对拜登的“选将”存在猜忌,在无证据的情况下指责麦肯塔弗有“造假前科”。这折射出特朗普的首要用人标准是忠诚度。
对于不认可MAGA理念的官员,特朗普会另眼相待。所以即便麦肯塔弗有超过20年的联邦政府工作经验,特朗普也“照炒不误”。
第二,特朗普认为劳工部发表的统计数据,对于他执政半年的所谓“经济成果”是一个消极信号,也会进一步加强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的观望态度。
在韦宗友看来,就业数据“难看”可能有周期性波动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4月对全球发出关税威胁以来,投资者信心极受打击,处于观望和摇摆之中,就业市场恐受波及。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表示,支撑劳动力市场的本是一个“三脚凳”,即公共部门、休闲餐饮业、医疗和社会服务业三大领域。但由于前两大领域7月新增就业岗位少得可怜,现在只靠医疗和社会服务业“一条腿”了。‘独脚凳’真的很危险。
安永—帕特农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认为,特朗普经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特别是不稳定的贸易政策和不断变化的关税税率——正让雇主陷入瘫痪。
谈及美国宏观经济形势,韦宗友指出,虽然特朗普鼓吹经济在其任内“蓬勃发展”、多国将在美进行巨额投资,但现实并不像他“晒出”的那般美好。
其一,美国各类成本持续攀升,企业负担日益沉重。据耶鲁预算实验室测算,由于关税,2025年美国家庭将人均增加年支出2100至3800美元,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更为严重。
随着8月7日触发的新关税全面生效,食品、家电、建材等领域价格将出现新一轮上调,对依赖中间件和原材料进口的中小企业影响显著。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将积聚。
其二,不少企业虽说要投资美国,但能否落实是个巨大的问号。它们举棋不定,静待局势明朗。
渗透架空
同样在8月1日,被特朗普多次以“降息”相逼的美联储也出现戏剧性一幕。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1日致信特朗普,表示将从8日起辞去职务。库格勒由拜登任命,她的离职将使美联储失去一名中立派。分析指出,库格勒请辞让特朗普提前获得了重塑美联储的机会。
库格勒此前缺席7月底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那次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上演了2名美联储理事反对决议、主张降息的罕见一幕。
特朗普8月1日早些时候曾呼吁美联储理事会成员接管控制权,“去做所有人都知道必须去做的事”(即支持降息)。库格勒请辞后,特朗普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应该效仿库格勒,“也被打发回家”。
韦宗友指出,特朗普长期以来对美联储独立性表示不满,认为该机构应当配合行政当局的整体经济政策,并通过人事任免权横加干预。“特朗普2.0”时期的美联储有被架空之虞,独立性势必下降。
无论是麦肯塔弗被炒,还是库格勒请辞,都让市场产生焦虑。
舆论指出,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是全球“黄金标准”,几十年来被华尔街投资者视作不存在政治偏见。美联储的独立性则是市场稳定的基石。
特朗普的种种干预,相当于在两个事关市场信任的核心问题上划开口子。一位投资策略师说得很直白:“市场现在担心的是,政治会不会渗透到未来的经济决策中?”
韦宗友认为,如果全球所依赖的权威数据提供方和经济决策机构屈从于“帝王式总统”的压力,那么国际投资者对美国机构的信任、信心会逐步丧失,也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还有评论称,特朗普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后果是可怕的,也暴露美国政治极化、制度脆弱性以及全球治理权威流失的深层危机。
只求“单赢”
在对美国机构进行政治干预并遭到强烈质疑的同时,特朗普的最新关税税率也引发多国不满。
加拿大总理卡尼对特朗普将税率上调至35%表示失望。瑞士对面临39%的税率感到错愕,称美方推翻了双方在7月初达成的贸易协议。巴西被要求“全面开放市场”并增加美方特定商品采购,指责“谈判与勒索没啥两样”……
韦宗友认为,特朗普采取霸凌做法,只求“单赢”,即便其盟友也相当不满,敢怒不敢言。关税战令美国外交信任赤字扩大,外交形象和盟伴关系受损。特朗普用关税威胁来替代规则协商,既是对美国鼓吹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打脸,也严重损害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规则体系。
“尽管受到国内外压力,特朗普的处境尚可——共和党在对特朗普的忠诚度方面尚未出现巨大裂痕,民主党的反对也不是问题。”韦宗友说,后续要观察美国经济表现是否会影响中间选民的投票偏好,进而决定明年中期选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