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3 23:00:02 股吧网页版
8月8日起国债等利息收入将征税!对债市、银行、市民影响几何?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王楚涵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2025年8月8日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有业内人士分析,投资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银行等机构自营投资将适用于6%的税率,理财等资管产品适用于3%的税率,个人投资者每月的购买额度在10万元以内的,利息收入将免征增值税。预计此举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由于新发行的国债等债券不再具有免税优势,存量债券将变得“抢手”,新发债券或将提高票面利率,权益等资产的吸引力将提升。

  将增加财政收入预计短期将带来上百亿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在国债发行初期,我国实行国债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政策。2016年“营改增”改革后将免征营业税改为免征增值税,并将地方债利息收入和金融机构持有金融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纳入免税范围。

  “此前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一直免征相关税费,旨在吸引资金进入债券市场、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分析,此次恢复征收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一方面,当前债券投资已颇具规模,国债、地方债等安全资产已经具有较强吸引力,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另一方面,财政可能也有主动寻求资金结构调整,避免流动性过度沉淀在利率债内部的考量。

  “此举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熊园举例道,以今年为例,仅考虑新增和到期续发债券规模,若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均按照新规缴纳增值税,粗略估算短期将带来337亿元左右的收入。中期来看,伴随新增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则带来的税收收入将更加可观。

  银行等机构自营投资的税率6% 资管类产品的税率3%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整采取“新老划断”的方式,对于2025年8月8日及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增值税,而此前发行的存量债券则不受影响,继续享受免征政策。熊园分析,这一操作一方面有利于政策调整的平稳实施,另一方面存量债券继续免税也为银行预留了一定的安全垫,避免因为全面加征税收导致银行息差压力明显加大。

  具体将如何调整呢?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东旭分析,国债和地方债可能一般是银行类和保险类机构买得比较多,而政策性银行债和金融债则是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买得多,“针对8月8日起的新发债券,银行等机构自营投资将适用于6%的税率,资管类产品适用于3%的税率。”东旭说。

  个人投资者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于8月1日披露的一则政策指引显示,自然人购买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的公告》的规定适用相关增值税免税政策,即截至2027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这也意味着,市民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每月的购买额度不超过10万元,将享受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说。

  权益等资产吸引力提升新发债券或将提高票面利率

  政策发布后,8月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附近震荡,今年7月中旬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来到1.75%附近,较低点抬升超10BP,由于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成反比,收益率走高意味着债券价格走低,债市走弱。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从4月底至8月1日)

  熊园分析,本次恢复征收利息收入增值税,短期将推动利率下行,并导致新老债券定价差异,长期看对利率债偏利空,同时税收成本拉平后信用利差也将趋于收窄。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国债、地方债与金融债等债券品种的免税优势消失后,金融机构投资债券的税后收益下降,权益、贷款等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提升。但考虑到债券本身还有低风险、低资本占用与高流动性等其他优势,整体影响应该有限。

  “预计新发债券或需要通过提高票面利率来维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但幅度或较为有限。”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

  商业银行是国债等债券的主要持有者,央行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占全部政府债券比重为70%。“税收新规对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及短期业绩影响较小。”华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分析,税收新规实施后,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此外,由于新老划断,银行持有的存量政府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至债券到期,8月8日之后新发行的政府债券发行定价预计将对增值税差异适度补偿。

  对于投资者而言,东旭表示,投资者已经持有的债券,是不受该政策的影响,甚至会因为部分机构希望买到能免税的债券,这些存量债券反而变得抢手,存量债券的收益率反而可能出现下行,对应债券价格上涨,投资者不会因此受损失,反而可能获利。对于新发的债券,在未来的定价中,会一定程度上加上几个bp的税收补偿,投资者8月8日后购买新发债券,由于有额外的利差补偿,相对于买老债券,也不会存在实际收益减少的情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