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8月2日发布公告称,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抽成、会员费、技术服务费、信息服务费、营销推广费等收费行为。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在促进消费、推动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规范平台企业行为,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随着《指南》的出台,我国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指南》通过规范平台收费行为,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优化平台经济生态,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目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涉及数千万网络经营主体、众多灵活就业人员、9亿多网络消费者,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千行百业,已成为一个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开放度高的生态系统。
在平台企业开展经营服务过程中,佣金、抽成、技术服务费等费用构成其收入的基本来源。近年来,平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健全合规管理机制,但在收费行为规范方面尚有完善空间。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平台常以流量扶持为诱饵,强制商家购买推广服务。如要求平台内商家参与“满减活动”,否则就会降低商家搜索排名,实质是变相强制让商家付费推广。此外,一些平台还存在数据垄断与基础服务收费异化等现象。
“从平台与商家的关系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定价权滥用。部分平台凭借流量优势,单方面制定收费规则,平台内商家缺乏议价能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部分平台存在通过复杂收费规则隐藏真实成本、“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多收费”等现象,不仅损害商家利益,也破坏了平台生态的公平性,阻碍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针对平台存在收费名目繁多、计算方法复杂、平台收费不透明等问题,《指南》明确,平台要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健全收费规则、收费公示等制度机制,严格履行减收、免收费用承诺,审慎评估收取保证金必要性,按照平等自愿原则开展推广服务,保障平台内经营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如对于推广、促销等活动,《指南》要求,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促销等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参加并收费。平台组织平台内经营者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时,应当事先明确平台与平台内经营者之间关于优惠补贴的分担方式、比例等内容。在未与平台内经营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不得向平台内经营者临时加收促销费用。
“《指南》要求平台规范营销推广费等费用的收费规则并清晰公示,这将使商家‘隐性成本’显性化,保障商家的合法权益。”宋向清表示,《指南》的施行也有望倒逼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以提供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等深度服务替代单纯收费。
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还倡导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鼓励平台在合法、合理、互惠互利的范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对平台内经营者特别是中小商户提供让利或减免扶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减轻平台内经营者经营负担。
“《指南》明确禁止不合理收费,并鼓励平台向中小商家让利后,商家的经营成本将降低,生存空间与盈利空间得以扩大。”朱克力表示,《指南》将激活中小商家的经营动能,从而激发市场活力。
在宋向清看来,平台内商户经营成本的降低有望传导至终端惠及更多消费者。
在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方面,《指南》还鼓励平台根据自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所形成的服务特点,在合法、合理、互惠互利的范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促进平台和平台内经营者共同发展。
“《指南》将推动平台从‘流量运营’转向‘服务创新’,从而促进平台经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朱克力建议,未来,平台的收费逻辑应转向“差异化服务”,考虑根据平台内商家的经营状况制定收费标准,通过技术升级与服务优化提升附加值,形成平台与商家共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