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4 01:22:51 股吧网页版
日本进入“烧烤”模式,刚好一点的米荒会再来一遍?
来源:上观新闻

  今年夏季以来,日本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与干旱,梅雨季一结束就直接进入酷暑“烧烤”模式。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不仅让民众的日常生活备受煎熬,更给日本的农业尤其是水稻种植业带来沉重打击。人们普遍担心高温再次造成水稻大幅减产,使国内刚趋于平稳下降的米价再度上扬,甚至米荒再现。

  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日本全国今年7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89摄氏度,为1898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高。其中,日本4565个地点7月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7月30日,西部兵库县丹波市最高气温达到41.2摄氏度,打破41.1摄氏度的全国历史高温纪录。

  与此同时,日本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多地降水量创有记录以来最低值。东北地区靠日本海一侧和日本海沿岸的中部北陆地区7月降水量创历史新低,前者降水量只有常年的13%,后者仅为8%。在东北地区的山形县,28个观测点的26个降水量为历史最低;北陆地区石川县轮岛市降水量仅为常年均值的1%。

  高温少雨地区中有不少是日本稻米产地,福井县、新潟县、长野县等本地均陷入“灾害级”高温干旱危机。在福井县,一位种植水稻多年的农户站在干裂的稻田边满脸愁容:“已经很久没下过一场透雨了,稻田里的水早就干涸,现在土地都裂开了大口子,稻叶也发黄枯萎,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大打折扣。”与往年同期相比,他种植的米粒明显偏小,品质等级下降已成定局,预计产量也会大幅减少。

  作为日本最优质大米“越光米”产区的新潟县上越市,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地一名水稻种植户无奈地表示,大部分水稻因缺水已经枯萎,自己只能放弃培育,将这些水稻用作了家畜饲料。据统计,上越市主要水库的蓄水量截至7月25日已降至16.3%,当地政府紧急呼吁相关区域民众节水40%以上,并积极采取其他应对缺水的措施。

  不仅如此,日本部分水库蓄水量告急。国土交通省8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该部门和水资源管理机构下辖水库中,有33座水库蓄水量低于常年平均水平,位于岩手县和宫城县的两座水库蓄水量已经“归零”。而预计在今后一周内,本州地区大范围内缺水状态还将持续,水稻生长面临的灌溉中断困境短期内难以缓解。有日本专家指出,当前正是水稻分蘖后的关键生长期,需要保持稻田水位在5—7厘米深度,但现在确保水位没过根部都很困难,水分的缺失将不可逆地影响水稻后续的灌浆进程,减产已不可避免。

  2024年,日本因极端高温、洪水等灾害导致大米歉收,米价大幅上涨。当年8月,日本气象厅发布了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更引发了民众的囤米潮。受此影响,日本米荒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甚至创下了有统计以来日本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的最高纪录,为4233日元(约合210元人民币)。

  在日本政府采取释放战略性大米储备和直接投放零售市场等政策的连续干预下,米价近来一直呈下跌趋势。而民众也期待今年秋季稻田大丰收后有足够的新米上市,可以推动米价进一步下降。然而鉴于当前高温旱情加剧,业内人士纷纷预测新米上市后的平均价格可能突破5000日元(约合240元人民币),“越光米”等部分高端品种或达8000日元(约合380元人民币)。

  面对严峻的旱情和水稻减产危机,日本农林水产省7月30日首次组建“缺水高温对策本部”,密切关注水库水位和农业用水情况,呼吁民众节约用水,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农业灌溉。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表示,将采取相关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力争减轻高温缺水对农作物的影响。但这些措施能否有效缓解当前旱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