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进攻态势愈发明显。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8月私募信心指数升至125.52,连续两个月上升。与此同时,截至7月底,满仓及加杠杆的私募占比环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亦是连续两个月上涨。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风险偏好提升与流动性持续宽裕,资本市场迎来做多窗口,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尤其是港股、A股的核心资产及高景气成长赛道。
看多氛围愈发浓厚
排排网·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月度报告显示,8月该信心指数为125.52,较7月上涨2.04%。
私募的信心来自对A股走势的乐观预期。据统计,8月私募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值为134.05,较7月上涨3.8%。其中,6.9%的基金经理持极度乐观态度,环比上涨1.3个百分点;56.9%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环比上涨6.3个百分点;持中性观点的基金经理及持悲观态度的基金经理,占比则分别为34.1%和1.7%,环比上月均有所下降。
“A股和港股的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演绎。”丹羿投资研究总监龚海刚分析称:一方面,各项数据表明,今年市场风险偏好中枢较去年明显抬升。虽然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但历史经验表明,风险偏好提升与流动性宽裕往往会催生权益资产的做多窗口;另一方面,去年9月以来,一揽子政策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政策预期较为乐观。因此,当前正是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好时段。
头部私募加仓更积极
看多的同时亦做多。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7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7%。虽然整体仓位与6月底持平,但其中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为90.5%,26.4%的私募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后者的比例环比上涨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6月底,就有25%的私募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环比5月底上涨2.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这一比例已连续两个月上升。
另外,头部私募加仓更为积极。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为78.47%,较前一周(7月18日)上涨5.69个百分点。其中,62.24%的百亿级私募仓位超过八成,31.12%的百亿级私募仓位处于五到八成区间,仓位低于五成的百亿级私募占比不足7%。
“近期调研发现,中大型私募仓位普遍在六成以上,部分北京知名头部私募仓位更是超过八成。”沪上一位资深私募研究员透露,调结构比择时更重要,已经成为主观私募的共识。
密集调研科技与医药
组合结构要调向何方?答案可以从调研数据中窥得端倪。
Choice数据显示,7月共有657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到A股调研活动中,覆盖了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358只个股,合计调研次数达1763次。其中,电解铜箔企业德福科技被调研74次,孚能科技、新易盛等标的接受私募调研次数均超过30次。
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行业7月被私募调研频次高达260次,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同时该行业中被调研个股数量高达36只。紧随其后的是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7月被私募调研频次均高于200次,被调研个股数量均超过20只。
丹羿投资合伙人朱亮表示,目前投资的核心策略是以互联网为底仓,并寻找估值在合理中枢或者偏低且行业预期向好,或景气度能兑现为业绩从而形成“戴维斯双击”的新消费、新科技领域的成长股,如正处于产业爆发早期或存在替代逻辑的AI科技和创新药企业。
紫阁投资基金经理徐爽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相关研发成果数据正在披露和解读中。而且,参考海外优质创新药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创新药企业的行情有望持续演绎。同时,她认为,AI的渗透率提升仍在进行之中,科技发展必然在某个时刻给市场带来投资机会,值得重点研究、择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