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批量超过2021年高点
多位投资老将强势回归备受瞩目
Choice数据显示,在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自今年7月以来,已有超300只基金净值超越2021年高点。这意味着,即使在当年高点买入的投资者,如果持有至今,依然可以获得正回报
◎记者赵明超
主动权益类基金正加速收复失地。在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中,数百只基金净值迈过2021年高点。备受瞩目的是,多位投资老将焕发新“生机”。凭借对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的布局,他们旗下基金的净值强势反弹。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投资而言,与时俱进十分关键。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趋势,只有保持敏锐度、动态调整投资方向,才能在变化中捕捉新机遇。
数百只基金重返高光时刻
Choice数据显示,在成立于2021年之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自今年7月以来,已有超300只基金净值超越2021年高点。这意味着,即使在当年高点买入的投资者,如果持有至今,依然可以获得正回报。
以富国新活力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6月1日,2021年12月复权单位净值一度接近3元。随着市场逆转,2022年亏损17.79%,2023年再度亏损超15%。今年以来,截至8月1日,该基金净值增长29.86%,复权单位净值达3.0396元,创下历史新高。
类似的还有华宝核心优势混合基金。从该基金净值走势看,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基金净值涨幅超150%。2021年7月15日,其复权单位净值达到2.471元,但在此后的震荡调整行情中,其最大回撤超过30%。在今年以来的震荡上涨行情中,截至7月31日,该基金年内收益37.47%,复权单位净值为2.946元,创下历史新高。
部分行业主题基金同样把握住了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以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基金为例,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该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30%。2021年7月1日,其复权单位净值达到4.641元。今年7月29日,该基金复权单位净值终于超过2021年高点,并且在8月1日再创历史新高,最新复权单位净值为4.691元。
投资老将再现锋芒
在本轮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反弹风潮中,多位投资老将的强势回归成为一大亮点。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明显回归,持仓布局“向新而行”,把握住了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
以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为例,2022年该基金亏损超30%,2023年再度亏损超20%,市场质疑声不断。2024年该基金微赚不足2%,同样乏善可陈。今年终于否极泰来。截至8月1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过20%。
从持仓来看,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主要抓住了科技股投资浪潮。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重仓持有胜宏科技、新易盛、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寒武纪等。其中,胜宏科技年内股价涨幅超过350%,新易盛股价也实现翻倍。
另一位老将陈鹏管理的安信新回报混合基金,通过重仓新消费、创新药、算力板块,实现净值强势上涨。在过去几年的调整行情中,该基金净值最大回撤超过50%,但截至8月1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57.3%,基金复权单位净值也接近历史新高。
与时俱进才能拥有未来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投资中,与时俱进非常关键,“躺赢”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成长股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不同的时代对成长股的定义是不同的。20年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基础建设如火如荼,以石化、钢铁、汽车、电力、银行为代表的绩优蓝筹股表现强劲,如今已成为价值股和周期股的代表;10多年前,智能手机产业链是典型的成长股;5年前,新能源汽车板块是成长股代表;如今,成长板块的代表是人工智能。保持风格恒定至关重要,但关键是与时俱进。只有对新兴行业保持好奇心并且善于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长安基金副总经理徐小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