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TF大发展的背景下,不少产品却受困于同质化或持营不力,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近期,多只此前高举高打的中证A500ETF遭遇了份额锐减,规模较小的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了流动性匮乏的问题,导致其价格在二级市场频繁地大起大落。为此,多家公募近日官宣称,对旗下ETF产品增加券商作为做市商,旨在提升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多只ETF增加做市商
8月1日,国联基金公告称,根据公司与平安证券、长城证券签署的协议,两家券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投资者办理国联央视财经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场内申购、赎回等业务。
同日,还有汇添富基金增加东方证券为汇添富国证自由现金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申购赎回代理券商。此外,易方达公告增加金元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覆盖超过20余只ETF产品。
据统计,仅在7月份就有40多份公告披露了类似信息,包括了永赢基金、鹏华基金、招商基金等;产品则涉及多类型ETF,如博时基金、富国基金等近期“上新”的科创债ETF,以及万家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ETF等。
除了投资者买卖产生的流动性以外,ETF还需要专门的做市商助力其二级市场的交投保持活跃。
来自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显示,ETF的流动性服务商覆盖率很高。截至2025年6月底,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0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为746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较上期增加12只,有做市商的ETF为688只,占全部ETF的98%。
深交所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基金市场共有流动性服务商27家,为491只ETF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
除了极个别ETF暂无做市商覆盖以外,多只ETF“坐拥”多家做市商。比如,易方达中证A500ETF、嘉实中证A500ETF等基金甚至拥有财通证券、东北证券、东方证券、东海证券等20多家券商作为做市商。
旨在提升流动性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表示,随着基金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ETF管理资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原有的交易渠道和交易能力可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因此,引入券商作为一级交易商有助于ETF提升交易效率等。
代景霞认为,首先,从应对交易需求的角度来看,增加券商作为一级交易商能够显著提升交易执行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基金公司迅速且准确地响应大规模资金的进出及复杂交易的操作需求;其次,更多的一级交易商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和交易对手的增多,这有助于增强ETF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博时基金ETF业务发展总监王鹤锟也表示,ETF流动性服务商在ETF生态体系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ETF投资的主要渠道,券商的买方投顾服务理念和模式正在行业渗透和扩散。财富管理平台在选择ETF重点持营和组合策略建议时,开始引入区间日均成交额、折溢价等流动性指标,作为筛选优质ETF工具的参考因素。因此,公募基金只有更加重视经营好ETF产品流动性,才能抓住发展机遇。”王鹤锟说。
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当前,ETF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部分ETF面临着规模缩水等问题,此前处于热门赛道的一些产品甚至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比如,多只中证A500ETF基金的份额年初至今下滑了数十亿份。
据东方证券统计,2024年债券ETF的机构持有比例从90%降至85%,但资金并未流向中小产品,而是集中加仓了头部宽基。与此同时,众多中小基金公司的ETF产品规模持续低迷,甚至面临着清盘的危机。
近日,还有多只ETF因规模较小导致流动性匮乏,在二级市场上频繁遭遇价格大起大落的尴尬场面。8月1日,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全天企稳运行,但在尾盘集合竞价期间,被不到15万元的资金拉涨至1.25%。7月25日,科创综指ETF嘉实在集合竞价被直线拉升至涨停,截至收盘报于1.342元/股,涨幅为20.04%,而拉动该基金涨停的一笔单子仅有100多元。
有公募人士指出,造成价格异动的主要原因系基金规模偏小,流通份额不足,导致少量交易就对二级市场价格形成冲击。规模不大的基金,基金持有人户数也不多,交易较为清淡,换手率也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已有20只指数基金选择了清盘,其中不乏业绩上佳的医药主题基金或创新药主题基金。据了解,在ETF“卷”费率后,基金公司拯救旗下“迷你”ETF的意愿大幅降低。“从商业角度看,放弃是更理性的选择。”某公募投研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