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镜子是干什么的?”记者近日走进国家税务总局12366北京纳税服务中心,发现件趣事:在每个话务员的桌上都放着一面镜子。该中心“00后”工作人员、季度纳税服务之星蔡治涛“揭秘”道:“我们接电话时没有办法和纳税人面对面交流,放面镜子可以时刻看到自己的脸,帮助大家保持更好的接线状态。”作为服务质效全国领先的纳税服务中心,12366北京中心也是全国纳税服务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新标杆、新气象。
在中心话务大厅,有一块实时跳动着通话量、热点问题分布、区域咨询动态的数据监控大屏。“运行监控屏能够实时反映热线基本运行情况、业务情况和人员表现情况等数据,确保12366热线服务‘7×24小时’不打烊。”中心讲解员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心已累计服务纳税人缴费人1290万次。
今年以来,税务系统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12366北京中心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强化机器人训练调优,创新建立电子税务局专项智能语音专库,推动智能咨询准确率达到85%。征纳互动智能机器人“悦悦”的表现尤为突出,满意率98.2%,命中率99.3%,在全国持续领跑。
技术提升精度,创新增加温度。今年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12366北京中心组织热线服务体验活动,听取改进意见建议,在提升服务质效方面采取系列创新举措。比如,开展12366“反向拉起”征纳互动模式试点,为纳税人提供图文互动、远程协助等多元服务;拓展线上直接查办覆盖面,加速推进纳税人的诉求直接解决。今年以来直接处理127.08万户次税费需求,满意率和解决率均超99%。同时,推进京津冀12366热线协同发展,实现三地12366电话互动实时互转,上半年三地12366受理互转电话9300余通,举措入选《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并获国家税务总局《春风行动动态》向全国推介。
协同治理推动问题从源头上化解。“数据不仅是服务的‘仪表盘’,更是‘导航仪’。我们依靠数据监控与分析,不仅能精准捕捉全国纳税人缴费人的热点诉求,更能通过数据预警实现‘未诉先办’。”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建立4级5类105个标签的精细化诉求分析体系,热线实现了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例如针对新电子税务局操作疑问,推动相关处室上线操作手册专栏后,日均咨询量降幅近30%。12366北京中心与北京市税务局社保处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推动社保费客户端问题量下降10%。针对社保费征缴争议诉求,与有关方面加强沟通,推动相关工单降幅30.67%。与有关单位协同处理发票举报集中性诉求,建立税企协同机制,源头治理平台企业发票类诉求难题。
为确保政策咨询应答的准确性,该中心建立了“日晨会、周授课、月测试、季评优、年考核”的培养体系。今年上半年开展专题培训50期,覆盖3万人次,确保每位座席既是接线员,更是政策专家。他们还制作“12366办税我帮您”系列短视频,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税收政策,目前已发布27期。个税汇算期间,团队制作宣传产品,让配偶信息采集问题咨询量下降60%。同时,构建多语种咨询服务体系,架起中、英、日、俄、韩、法、德等7种语言沟通桥梁。“我们将持续以‘首善标准’践行‘民呼我为’,让热线既接得住‘千万量级’,更解得开‘急难愁盼’。”12366北京中心主任张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