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4日 11:14,HK银行指数(930792)一度涨超1%,现上涨0.85%,成分股青岛银行(03866)上涨4.49%,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上涨3.59%,农业银行(01288)上涨2.54%,重庆银行(01963)上涨2.08%,民生银行(01988)上涨1.91%。
分红更高,波动率更低的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类:006809;C类:006810)紧密跟踪HK银行指数,截至7月29日,HK银行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达27.09%。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选取港股通证券范围内的银行股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银行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8月2日(周五)晚间,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骤降至7.3万人,创9个月来最低纪录,也大幅不及预期的10.4万人。数据公布后,美股大跌、黄金大涨,市场降息预期明显升温。利率期货隐含的9月降息概率从40%升至87%,年内降息次数从1.3次升至2.4次。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暴跌,单日下挫逾100点,失守99关口,资金提前交易“美元阶段性走弱”。对港股银行而言,美元利率下行不仅直接压低国际投资者的汇率对冲成本,也为我国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银行资产质量与息差压力同步缓释。
据分析,7月10日至今,香港银行指数下跌5%,大幅跑输恒指。7月10日以来的这轮回调,本质上是资金与情绪共振的结果:上半年大行H股已累积逾30%涨幅,7月中旬南向资金与对冲基金同步兑现收益;同时国内对“二次探底”的忧虑升温、地产销售数据走弱,引发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再审视;叠加海外AI与中概题材重新活跃,牛市氛围下,短线资金迅速切向高弹性板块,令低波动、高分红的银行股阶段性失宠。
机构指出,从空间和位置看,银行股调整较充分。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国有大行因防御属性上涨。进入中报期,市场将验证银行稳定性,包括资产质量可控、息差压力缓解,2025年中报或现息差环比企稳,得益于存款付息率快速下降,该趋势将持续到2026年。上周银行股大体企稳,当前是较好配置时点。
值得一提的是,HK银行指数成分股仅20只,涵盖大型银行及特色中小银行,包括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优质标的。该指数在股息率、估值、波动率和行业代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投资者分散风险、分享行业红利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