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随着市场行情回暖,公募基金发行热情再度升温。Wind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为统计口径,7月合计新发基金接近150只(主代码口径),为今年月度发行数量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新发数量与今年三月份大致持平。彼时,市场行情整体表现也较为亮眼。
业内人士认为,行情走强时,投资者情绪更高,基金发行相对容易,这往往是基金公司抓住时机发行新产品的重要原因。此外,新发热情较高一定程度上也透露出基金公司对后市表现相对乐观。
累计发行基金份额超800亿份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3日,7月份开启首发的149只公募基金中,已有90余只基金宣告成立(含7月首发但于8月成立的基金,全文同),累计发行基金份额超过800亿份。发行规模居前的多为债券类基金,总发行规模占超半壁江山。
单一产品规模最大的为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发行37.41亿份(含利息结转),有效认购总户数6904户。首批科创债ETF也是一大亮点,10只科创债ETF合计发行超过280亿份,占全月发行总规模的比重接近40%。这也成为7月公募发行市场里的一大“吸金”亮点。
回顾首批科创债ETF的发行,从7月7日首发,到当天全部结募,部分基金启动比例配售,再到7月10日全部成立,7月17日上市交易,产品发行节奏堪称火速。上市交易后,这批产品吸金势头也较为强劲,仅5个交易日,总规模便突破1000亿元。截至8月1日,10只基金最新总规模约1090亿元。
7月份,债券型基金从发行规模上看仍是基金发行的主力军,但相较于去年同期明显缩量,较去年7月发行规模减少逾40%。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债基发行总规模仅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发行数量也较去年同期减少超过70只。
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
债基发行有所降温的同时,权益类基金(含混合型FOF,全文同)发行明显回暖。仅以股票型基金为例,相较于去年,今年新发基金数量和规模均呈现数倍增长。
Wind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为统计口径,7月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达81只,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8倍,新发规模是去年同期的5.7倍。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比从去年7月的5.27%提升至今年7月的32.33%。今年前7个月,全市场共发行股票型基金472只,总发行规模超过2100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成倍增长。
7月发行的权益类基金里,主被动产品表现都较为亮眼。发行规模最高的权益类基金虽为指数型基金——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总发行规模接近27亿元,但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行规模也不甘示弱。例如,大成洞察优势、华商致远回报这两只偏股混合基金也都发行超过20亿元。
整体来看,7月发行规模居前的权益类基金以自由现金流、红利主题基金为主,多只相关产品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此外,港股科技、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热门行业主题基金的身影也较为常见。
新一批产品发售将接踵而来
有基金人士认为,展望后市,在行情和政策的双重加持下,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0余只公募基金定档于8月开启首发,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八成。仅8月第一个交易日,就有10只权益类基金同日首发,当中不乏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的身影。例如,前海开源研究优选的拟任基金经理为崔宸龙,大成创优鑫选的拟任基金经理为韩创。
8月4日,新发数量进一步增加,18只权益类基金同日首发。颇为意外的是,当天发行以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主,发行数量占比过半。
除此之外,第二批共12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已于日前获批。获批后,这些主动权益类基金或将很快开启首发。其中2只为股票型基金,10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既包括全市场选股基金,也含有行业主题型基金。
今年5月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显示,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看好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未来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有望实现常态化注册发行,从而更好地实现基金管理人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推动基金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