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4 20:35:50 股吧网页版
收紧能耗红线与产能兼并重组并行,能否疏通多晶硅“堰塞湖”
来源:澎湃新闻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起始原料,也是光伏反内卷的命门。从政策标准红线到市场化重组,多晶硅产能优化徐徐拉开帷幕。

  工信部办公厅8月1日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将对41家多晶硅企业实施专项节能监察。澎湃新闻注意到,41家企业位于内蒙古、四川、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覆盖国内所有多晶硅生产企业。《通知》要求各地在9月30日前将监察结果报送至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全国性的工业节能监察是工信部每年开展的例行工作,监察内容包括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情况,执行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情况,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情况,工业节能监察意见落实情况等。今年6月,工信部已下发《2025年度国家工业节能监察任务清单》,涉及包括钢铁、炼化、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领域能效专项监察2590家企业,以及2024年度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207家企业。

  这是工信部史上首次针对多晶硅行业以单独发文形式部署专项节能监察。置于光伏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此次节能监察的动机和意义更显特殊。业内观点认为,此举或为明确各家企业的实际能耗水平、避免能耗虚报,为下一步执行更严格的能耗约束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

  多晶硅深陷“堰塞湖”困境已久。近期在山西大同举行的光伏行业协会年中会上,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表示,多晶硅价格已经连续14个月低于成本价,目前库存量大概还有40万吨,行业的压力还是非常大。350万吨的多晶硅产能,市场需求只有150万吨,开工率在40%上下。

  “涉及到落后产能淘汰的问题,所以国家标委会建议我们尽快修订多晶硅的能耗标准。”严大洲透露,“2022版多晶硅单位能耗限额中的1级能耗限额为7.5公斤标准煤的能源,修订后的1级能耗将变成每生产1公斤多晶硅,应消耗小于5公斤标准煤。”他介绍,当前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kg)1级、2级、3级标准分别对应≤7.5、≤8.5和≤10.5,拟修订后的新标准分别对应≤5、≤6和≤7.5。“这将成为行业的一个重要挑战。”

  此次会议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表示,下一步,电子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规范行业发展、强化标准引领、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在规范行业发展方面,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化规范条件的政策引导作用,定期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和动态管理。同时,将充分发挥标准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协同,增加先进标准供给,提升标准实施效能,完善检测标准以及知识产权体系,常态化开展质量抽查工作。

  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除能耗红线约束外,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也在同步推进。

  7月29日,市场传闻当天在京召开的一场闭门会就多晶硅料收储方案达成共识,由11家多晶硅企业联合组建全新合资公司,承债收购整合另外6家企业的产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当晚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日部分自媒体发布的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特别是多晶硅方面工作的新闻,“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据澎湃新闻了解,业内确实在推进所谓的多晶硅“以大收小”收储计划,具体形式为头部硅料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小企业关停产能。由于所涉企业众多、牵扯巨额资金、战线漫长,该计划的操作难度极大。近期硅料价格回升令该计划新添变数,交易价格、资产处置等关键细节均面临调整,各方不乏分歧,全面落地仍有距离,待各方进一步磋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