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对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人寿”)开出221万元罚单,直指其在资金管理、电话销售、执行条款费率等关键业务领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包括阳光保险集团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聂锐在内的7名涉事高管受到警告,合计被罚款70万元。
南都湾财社注意到,2025年以来,阳光人寿罚单不断,累计罚没金额已超500万元。从处罚事由看,“涉假”问题突出,贯穿“编制虚假资料、虚列银保渠道客户经理薪酬、虚构保险中介套取费用、诱导代理人违背诚信义务、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欺骗投保人”等全业务链条。
集团合规负责人一同领罚
8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阳光人寿因编制提供虚假报告资料、资金运用管理不到位、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条款费率、电销业务存在误导销售和用语不规范问题等,被罚款221万元。

同时,董迎秋、段宁、聂锐、边异、刘仁山、李建忠、范成江等责任人员被警告,并罚款共计70万元。
记者留意到,上述责任人员中包含多名高管。其中阳光保险集团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聂锐一同被罚,引发行业对阳光保险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关注。

据阳光保险集团官网显示:聂锐,男,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2011年加入阳光保险,现任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官网介绍还显示,自任职以来,聂锐认真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认真管理合规法律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积极为公司的稳健经营发展服务。
另一被处罚的高管董迎秋是阳光人寿副总经理,其任职资格于2024年5月6日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据企业预警通平台信息,董迎秋,男,1975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加入阳光保险集团,历任阳光财险董事会办公室处长、主任助理,阳光保险集团董事会办公室高级经理、主任助理,战略与创新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总经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阳光人寿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兼)等职。现任阳光人寿董事会秘书,阳光保险集团董事会秘书、战略总监。
官网显示,阳光人寿成立于2007年12月17日,是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国性专业寿险公司,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一切人身险业务,截至目前,公司已开设32家二级机构、近900家三四级分支机构。
近年来,保险行业监管政策持续趋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始终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核心,不断强化对保险公司合规经营的监督力度。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阳光人寿集中暴露多项违规问题,凸显出公司在合规体系建设层面仍存在短板。

据南都湾财社统计,今年以来,阳光人寿及旗下分支机构共计收到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个分局13张罚单,累计罚款金额超500万元。从处罚事由看,阳光人寿“涉假”问题尤为突出,虚列薪酬、编制虚假资料、欺骗投保人等违规行为频频发生。
一季度业绩遭遇“滑铁卢”
从业绩表现来看,阳光人寿2024年实现总保费收入804.5亿元,同比增长7.8%;一年新业务价值51.5亿元,同比增长43.3%;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达508.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
尽管业绩数据呈现增长态势,但频繁出现的合规问题已成为制约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隐患。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阳光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3.19亿元,同比下降了0.75%;净利润14.39亿元,同比下降21.58%。显然,对比2024年的“双丰收”,公司一季度遭遇了“滑铁卢”。
对于阳光人寿一季度业务承压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银保渠道受“报行合一”政策冲击,渠道佣金压缩导致销售动能减弱;二是投资收益波动剧烈,阳光人寿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高达10.25%,但2025年一季度资本市场回调导致投资收益未能延续高增长,直接拉低净利润。截至2025年一季度,阳光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86%、0.02%;三是产品结构转型滞后,对传统渠道依赖过重。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综合退保率居前三的产品中,有两款销售渠道均为银保端,其中一款名为“阳光人寿稳操胜券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退保率高达75.3%。
未来,阳光人寿及阳光保险集团如何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强化高管层合规履职问责机制,为业绩持续增长筑牢根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