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上海市国资委8月4日表示,将围绕加大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中的相关政策,强化与各类所有制主体的开放协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更好服务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市国资委高度重视企业基础研究工作,鼓励企业通过参与、资助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及相关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创新策源功能,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一批针对性的考核政策。结合企业领导人员任期考核、创新使命任务书编制、科创层企业管理等工作,“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考核指标,围绕科技创新全流程,结合企业的业务特性,从前沿领域布局、资源要素保障、产学研用合作、场景落地推广、创新投资孵化等方面,明确与基础研究相关的指标目标,在考核结果中予以体现应用,并匹配相关的支持政策。同时,为更好指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从今年起,上海市国资委在企业创新调查系统新增基础研究统计板块,从资金投入、平台建设、协同合作等方面按年度开展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条件的基础研究投入,可以按规定落实视同于利润加回政策。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的平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基础研究相关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目前,系统企业牵头建设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3家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重点实验室,组建2个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涵盖创新免疫治疗、聚烯烃材料、特种电缆、质子治疗、可信数据流通、抗体偶联药物、汽车芯片等多个前沿领域。依托各类平台载体,与头部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上下游企业加强开放协同、提升强耦合度,增强科技创新需求牵引和产业带动能力,促进全链条创新、全链路加速。
三是成立支持基础研究的公益基金会。为引导企业提升科技创新0-1阶段布局、孵化能力,打破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隔阂,加强前沿技术、高风险项目多路径探索,加大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上海筹建了上海启源国资创新策源公益基金会。作为全国国资首个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由上海市国资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16家市属国企共同捐赠发起,专门资助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相关转化,重点支持青年人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和概念验证。7月30日,基金会正式成立。未来,基金会将通过产学研联动、跨资源整合、揭榜挂帅等方式,将企业的“创新痛点”转化为“资助清单”,“公益投入”转化为“产业价值”,“单点突破”转化为“生态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