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郭玟君
外资机构如何看待当前世界格局?又将如何影响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美国关税政策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为回答这些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
贝莱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贝莱德在全球管理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2.5万亿美元。

世界正向多元化格局演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我为主”
宋宇认为,若美元进入长期走弱通道,人民币压力将显著减轻。他建议,国家在制定“十五五”计划时,应从更深层次去考虑制度安排,使汇率形成机制“以我为主”。
宋宇解释说,美元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海外资产被美欧冻结,这无异于“变相违约”。美国的长期国家信用被损害,全球投资者持有美债的信心被削弱,美元地位动摇。
他指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二战结束后美国依托其远超其他国家的实力,在全球政治、军事、金融体系构建霸权。美元地位空前显著。宋宇说:“不过,特朗普政府不愿再承担全球霸权的成本。他缩减海外驻军开支,各种‘退群’,令美元地位松动。与此同时,尽管全球货币格局正趋向正常化,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单一货币可以替代美元。”
宋宇认为,中长期来看,美元汇率将大幅波动。美元不再是稳定的“锚”。伴随着中国崛起,世界格局正逐渐向多元化演变。在此过程中,人民币汇率不宜锚定美元,而应考虑锚定一篮子货币。
宋宇指出,汇率并不是越稳越好,汇率的波动可以发挥价格信号和对外贸易稳定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应更具弹性,“以我为主”,不受过多外部牵制。例如,必要时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调整汇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无需过多顾及美联储的政策走向。
全球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
是长期趋势
宋宇表示,从宏观角度看,去年“9·24政策组合拳”标志着政策重大拐点。监管政策更坚定地转向支持经济增长、民企发展。政策拐点带来了股市的重大拐点。
宋宇认为,中国在对外政策上也更加灵活、自主。面对美国的“卡脖子”、高关税及其他无理要求,中国敢于“硬刚”,也愿意谈判,并适时展示出大度和担当。与此同时,中国与日本、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美国盟友的关系改善,这对经贸往来和科技交流意义重大。
宋宇说:“当前美国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占比,远高于中国资产。这与初现雏形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并不匹配。不过,国际资本已经开始调整。若中国能稳住增速,保持监管稳定,持续产出创新成果,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会逐步提升。这是长期趋势。”
上半年高增长下
当前政策组合均衡
谈及上周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宋宇认为,整体来看,政策组合可能因上半年GDP的较高增速“打底”而趋向均衡。不过他亦指出,若三季度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不排除再“打”出类似“9·24”政策组合拳。
宋宇表示,会议明确提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未因短期上涨而“泼冷水”,这有助于稳定政策预期,有利于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他同时指出,房地产市场依然承压,但会议未提及相关支持政策。宋宇认为若无强有力的政策干预,房地产下行压力或加剧。
宋宇进一步指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没有明确提出“降息降准”;只是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宋宇指出,会议提出“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显示对地方债务监管趋严。不过,他注意到中央层面未明确增加负债以对冲地方收缩,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或承压。
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反内卷”政策,宋宇提出,切忌将“反内卷”异化为“反竞争”。
他解释道,“反内卷”的核心应是反对“恶性内耗”。对提升个人能力及社会生产效率无实质性意义的内耗,必须“反”。不过,要鼓励良性的竞争。在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比拼,能够实实在在推动社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关键。否则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将难以突破很多“卡脖子”问题。
他建议,应理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资源向创造价值的领域汇集。
警惕过度投资黄金
将“避险资产”变为“风险资产”
宋宇指出,应理性看待黄金的“避险资产”属性。当前黄金估值已处于高位,投资者若在高位过度投资“避险资产”反而会使之成为“风险资产”。
他说:“俄乌、中东等地缘冲突可能长期持续,从而对金价形成支撑。但是不应该忽视停火给金价带来调整压力的可能性。”
此外,宋宇表示,各大主权基金为降低对美元、美债的依赖,也可能继续增持黄金,对其形成长期支撑。美国积极推动创新型金融产品可能对此形成一定抵消。在高不确定性下,投资注重灵活度尤其重要。
美国关税影响淡化
宋宇指出,美日、美欧达成贸易协定,看似达成共识,实则投资规模、资金来源等细节模糊不清,能否真正落实存疑。这种“表演”的背后,是谈判各方既想避免陷入僵局,又不愿实质性让步下的妥协。
宋宇同时表示:“毕竟关税大幅回落,不仅降低了贸易成本,更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降低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这既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也便于各国央行等政府部门做出政策决策。风险溢价随之调整,对市场情绪形成支撑。”
宋宇认为,美日、美欧这种“模糊协议+实际降税”的关税协定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预计其他国家也将通过灵活的表述,推动关税回落。
他指出,相对于日本和欧盟,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博弈势均力敌,预计谈判条款将更清晰且更具可执行性。目前看来,90天的“缓冲期”结束后缓冲期还会续上。有了上一轮的经验,市场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早已习以为常,美国的关税政策将不再被视作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