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梳理发布20个特色直播场景……上海大虹桥“直播经济15条”出炉。
日前,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发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力推进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建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球展会直播中心、打造直播经济走出去服务港、建设“直播+产业”等特色基地、直播要素保障不断完善等四方面,形成15项具体任务。
一批百亿元级直播电商基地
到2026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打造一批百亿元级直播电商基地,建成上海直播经济集聚区重要载体。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承载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直播经济方面有较好基础,已经集聚了虹桥品汇、容么么等一批市级直播电商基地。其中,虹桥品汇、百秋尚美、史泰博入选全市直播电商实践案例,全市占比达25%。
《行动计划》的发布,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商务区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行动计划》结合商务区“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大科创”四大核心功能,充分将流量优势转化为直播经济增量,赋能优势产业,提升消费,完善直播生态,旨在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长三角虹桥直播产业带选品基地,建成上海直播经济集聚区重要载体。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直播经济促进“6天+365天”常年展销平台转型发展,扩规模、提能级,打造进博同款、丝路电商好物、国家馆选品中心和共享直播间,并发布直播电商选品标准。
虹桥品汇副总经理潘浩骏表示,直播基地连续两届在进博会累计开展14场直播,打响领事带货、友城好物IP,突出丝路电商、“洋主播”带货特色,比如:抖音“斯里兰卡国家馆”连续两届进博会在直播基地进行专场直播,第六届进博会6天成交额达160万元,第七届进博会场观近50万人次。
《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6年,打造一批百亿级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和集聚一批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带动作用强、国内有影响力的直播平台和MCN机构,建立直播经济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梳理发布20个特色直播场景和一批选品指南、标准,支持直播经济各类主体国际化布局,推动虹桥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取得新突破。
另外,《行动计划》提出不断完善直播人才培养和评价、跨境专线等基础设施、金融等要素保障。具体包括支持金融机构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开发符合直播经济主体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商务区企业专项担保业务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费和利息补贴。比如,根据直播经济的行业特征,中国银行定制直播经济小微企业服务包。充分结合第三方直播平台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轻资产、无抵押的直播经济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360度全方位的数据画像,定制提供了信用类的“惠民货”“便民贷”等金融服务方案。
一个中心、一个服务港、N个特色基地
《行动计划》明确了“一个中心、一个服务港、N个特色基地”的发展布局。
一个中心即建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球展会直播中心。具体举措包括强化直播主体培育和引进力度、优化国家会展中心直播生态、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大力发展高端论坛等内容直播。
展会既是“磁场”,也是“秀场”,让产品、技术、订单、供应链等资源要素实现高效展示和流通。今年上半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办展面积400.3万平方米,很多都通过直播方式扩大展会溢出效应。以“2025 CBME国际孕婴童展”为例,展会通过“直播+展会”模式联动线上平台,开启抖音展会全域业务生态对接,展会三天直播商品交易总额超越“618”大促。
一个服务港即打造直播经济走出去服务港。具体举措包括支持直播平台和MCN机构走出去、发展“丝路电商”直播经济、发展跨境电商直播业务。
记者获悉,商务区将支持直播平台和MCN机构走出去,按照规定给予总部“走出去”奖励、贴息贴费、专业服务券等资金支持。而在发展丝路电商直播经济方面,将开展跨境商品溯源、数字人民币、数字人主播、3D直播间等创新探索。数据显示,虹桥丝路电商辐射引领区行动计划落地率达100%,累计设立丝路电商国家馆22个,上半年丝路电商伙伴国出口贸易额增长29%,新设虹桥“跨境电商+产业带”先行区,形成一批标志性开放成果和典型案例。
作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重要载体,虹桥品汇持续打造中国电商展示窗口。虹桥品汇通过与上海“丝路云品”联盟共同开发和联合推出的“丝路地平线”等培训项目,为“丝路电商”伙伴国有关的中外组织和机构,提供有关中国电商市场、电商平台模式、跨境电商政策和实务、典型案例研究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服务,促进“丝路电商”共塑能力。
N个特色基地即建设“直播+产业”等特色基地。具体举措包括建立虹桥直播经济服务联盟、建立“直播+电商”基地、打造“直播+专业服务”基地、打响“直播+消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