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发布公告,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此前,广期所商品二部总监陈锐刚表示,广期所正在积极推进铂、钯期货与氢氧化锂期货的研发及上市工作,有望于今年上市。
随着广期所铂、钯期货与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这两项贵金属衍生品的上市进入倒计时。业内专家指出,此次铂、钯期货期权的上市体现了对产业链需求的深度响应,将在价格发现、风险管理、流动性提升等多个维度助力国内贵金属市场高质量发展。
增强定价透明度匹配产业链企业需求
“铂、钯期货期权的推出旨在为绿色产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将填补国内衍生品工具空白,增强定价透明度,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山东招金金银精炼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永慧表示。
梁永慧指出,合约在交割设计方面具有显著创新。例如,允许“锭”和“海绵”两种形态交割,解决了海绵态金属在交割上的困难,扩大了服务范围;交割方式也包括仓库交割和厂库交割,后者方便买方直接与生产企业沟通个性化需求,增加交割灵活性。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沈学昂也提到,本次合约采用偶数月份交割,而非国际常见的季度交割模式,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高的对冲灵活性和更频繁的交割机会,能更精准地匹配产业链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这种合约设计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铂族金属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具代表性、更符合下游市场动态的价格基准和交割标准。”
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引导现货市场预期
期货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在于价格发现。梁永慧指出,铂、钯期货的上市将为市场提供一个透明、高效的定价机制,进而形成国内统一权威的价格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有色金属品种中,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显著引导作用。”他指出,目前国内铂、钯现货价格波动率分别达到26.47%和33.31%,显著高于黄金(17.32%),因此更需要建立有效的价格对冲机制。
“特别是对于回收企业而言,我国超过12%的铂金供给来自于回收端,现货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回收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供给稳定性。”沈学昂认为,期货价格的存在将有助于回收企业锁定利润,平滑供给波动,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
据了解,贵金属价格的高度波动性长期困扰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沈学昂指出,期货合约的引入将为汽车、化工、电子、珠宝等行业的生产商和消费商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在期货或期权市场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或采购成本,从而规避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稳定企业利润。”
梁永慧也表示,企业可参考期货价格信号,更好地安排生产、采购和进口节奏,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还可以实现企业对价格的精细化管理,期现结合、基差交易等方式也为贸易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吸引机构与个人参与者,提升市场深度与成熟度
铂、钯期货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扩大投资者群体,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梁永慧表示:“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原料,铂、钯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套期保值需求迫切。”而成熟的期货市场也将吸引关注新能源和高科技制造领域的机构投资者。
沈学昂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投资者主要通过银行柜台或珠宝首饰店进行铂钯投资,加工费高、交易不便。广期所推出铂、钯期货后,将显著降低投资门槛,提高交易便利性。“这将吸引更多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增加市场的交易量和深度,进而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这种多元化的参与结构将共同推动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稳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贵金属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