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科技板块走势震荡,但伴随着逢跌资金加速流入的趋势,板块内部筹码结构有望得到不断优化。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ETF(513130)自7月25日由资金持续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后,已连续7个交易日获份额净申购,累计金额达38.0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个交易日净申购份额数均超7亿份,期间指数走势持续承压。随着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中报业绩期临近的催化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整体走高,相对健康的筹码结构有望为市场的后续走势提供坚实的动能。(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4)
拉长时间来看,作为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人气标的,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8/4,恒生科技ETF(513130)2025年以来已获69.85亿元资金加仓,为同期所有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中仅有的资金净流入额超55亿元的产品,资金青睐程度可见一斑。同时恒生科技ETF(513130)年内日均成交额达48.85亿元,在港股科技类ETF中领先,流动性优势较突出。截至2025/8/4,交易所数据显示,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份额和最新规模分别达423.56亿份和306.36亿元,年内增幅达28%和53%。
从估值水平来看,近期恒生科技指数的回调或为配置打开了合适的窗口期。纵向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8/4,恒生科技指数当前PE-TTM为21.55倍,处于近5年21.76%的分位数水平,且低于近5年“均值-1倍标准差”;横向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仅为美股纳斯达克指数(41倍PE)的一半水平,叠加业绩层面的积极预期,估值或具备向上修复的空间和潜力。
恒生科技ETF(513130)紧密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通过港股全市场选股,涵盖未纳入港股通范畴的优质科技股,选股范围更广、指数的科技成色更纯正,是投资港股科技板块的稀缺性标的之一,指数涵盖了30只研发投入强劲、聚焦科技前沿且具备竞争力的互联网以及制造业科技的龙头企业;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包括了AI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公司,有助于捕捉AI商业化发展各个阶段的红利。截至2025/8/4,前五大成分股为腾讯控股、网易-S、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和快手-W。(指数前五大权重股、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Wind,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五大成分股,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截至2025/8/4)。
恒生科技ETF(513130)采取场内T+0交易机制,允许投资者当日买入后立即卖出,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更便于投资者操作和决策,叠加其较为突出的规模和流动性优势,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科技资产发展的优选工具。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
备注:场内T+0交易为交易所交易机制;年初恒生科技ETF(513130)份额和规模分别为330.43亿份和199.88亿元,数据来源于交易所。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