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去、见未来。
海口今年年初吹响的招商引资号角,通过近日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传出回声——上半年海口地区生产总值1080.85亿元,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8%。
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海口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尤其在海南即将全岛封关运作这一历史性节点前夕,这份经济半年报更具特殊意义。观过去:上半年的招商引资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见未来:大量的企业聚集也将为封关后的海口发展进一步蓄势聚力。
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椰林掩映下的海口高新区,塔吊林立。“我们看中的是封关后的政策确定性”,在4月的海南全球招商大会期间,某全球医药龙头企业项目负责人实地考察了海口的投资环境,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口各区、各园区及行业主管部门密集举办招商活动,招引落地了63个重点招商项目,对于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长带来直接作用——上半年,海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其中比特大陆项目就给当地贡献了16.2亿元的工业增加值。
而整个海口的动起来后,其结果是海口的招商“朋友圈”越来越大。
上半年,海口综保区新增招引、落地项目26个,项目涵盖先进制造、国际贸易、融资租赁及进口消费品等领域。海口国家高新区签约投资类项目13个,推动印度太阳药业、银诺医药等一批项目落地。江东新区完成投资类项目签约额70亿元,推动浦银金租、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复兴城赴国内外开展高频次招商,考察拜访超200家企业,促成益普索、晶澳太阳能光伏等一批重点企业落地。秀英区积极对接企业,推动优矩互动、中煤销售等13家重点企业落地。龙华区赴北京、福建、山西等地上门招商,推动山西鹏飞集团、安踏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琼山区赴上海、深圳、大连等地招商22次,招引新希望集团、途虎养车等一批重点项目。美兰区在成都、南京等地举办13场招商推介会,成功推动同程旅行、临工集团等一批企业在美兰落地。
不仅是单个项目的大量涌入,通过招商引资,区域之间的合作则更为开放。以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设立的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为例,自2024年1月揭牌以来,海口累计赴粤招商74次,截至2025年6月,落地产业项目达52个,总投资额突破120亿元;442家企业扎根园区,完成实际投资近14亿元。在这个园区中,康佳已带动8家广东上下游企业在海口组团式发展。
海口与全球企业实现“双赢”
分析人士称,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了城市经济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在海口GDP继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企业也将自贸港的政策红利优势转化为企业“降成本”的优势。以海口国家高新区招引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例,该集团计划利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进口碳纤维和其他自行车零部件,打造年产20万辆高端多功能碳纤维自行车的高端体育装备器材生产基地,不仅如此,海口所享受的85国免签政策也利于该集团的海外客户前来洽谈工作。
反过来,企业的聚集也将释放集群效应,进一步加速海口现代产业的发展。以海口正在打造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为加速引入生物医药企业,海口组建了生物制造产业链专班,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并在全国举办多场生物医药产业交流会,上半年成功招引的佰唯基因干细胞项目等企业,不仅成为了海南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也有利于海口千亿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打造。
“封关红利进入倒计时,但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分析人士指出,以招商促进经济增长,目前,海口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已形成“政策吸引企业—企业贡献产值—产值优化结构—结构反哺招商”的正向循环,放眼未来,“海口需依托封关后‘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独特制度,吸引真正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
这表明,海口的招商引资早已超越地理意义的“关口”,而由通关便利、税制改革、数据流动构筑的“制度高地”,正为这座城市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刻下的崭新坐标。未来半年,海口或将迎来投资落地的“冲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