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中国消费者,可能无法畅想未来的支付方式能这么丰富。
从现金到扫码,再到刷脸、刷掌、NFC等“高科技”加入,一场支付的创新之旅,不仅重构了商业生态与消费习惯,更见证了技术如何将便捷、安全、智能的支付愿景变为全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实践。
为何执着于支付创新?在蚂蚁集团副总裁李佳佳眼中,支付行业已经到了在“普适性”和“场景化”维度变革的关键节点。通过支付技术创新,降低消费门槛、提升交易效率;并通过生态联动,将创新支付体验渗透到各类消费高频场景;再结合优惠补贴,刺激消费需求。这是创新支付能够优化消费者体验、促进消费增长的“最优解”。
然而,革新之路并非坦途。面对“碰一下”“看一下”支付等创新支付对用户习惯的挑战,支付宝也通过深耕技术研发、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让“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照进现实。
从支付工具到数字生活基础设施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足够好用,没想到现在不用展示付款码,‘碰一下’就能完成支付,这也太便利了,中国式创新的速度让我惊讶!”第一次逛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西班牙留学生Mikhail表示,2024年,他刚来中国时学会了“扫一下”支付,现在已经流行“碰一下”支付了。“我已向所有朋友都推荐了‘中国游’的三宝,免签、退税和支付宝!”
Mikhail口中便利的“碰一下”,来自支付宝2024年7月升级条码支付体验而来的全新支付方式。开启了手机NFC功能的用户,无需打开支付App,解锁手机后碰一下支付设备即可完成支付,解决了老年人、视障人士、外籍人士等群体面临的支付痛点。
而如今,不断升级的支付手段已可以实现用户不需要拿出手机。近日发售的Rokid Glasses、小米AI眼镜中搭载了支付宝“看一下支付”能力,借助智能眼镜中的AI智能体、微型摄像头、麦克风等,用户只需说一句“付款10元”并看向收钱码,本人确认即可完成付款。
作为手握10亿用户的“国民级”支付工具,支付宝早已在条码支付领域玩得“炉火纯青”。再推“碰一下”“看一下”,支付宝图什么?事实上,在普通用户眼中,支付是重复千百次的基础操作,是交易过程中要做的一次最优选择。而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其承担着助力消费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对利企便民、活跃交易、繁荣市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支付宝‘碰一下’‘看一下’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创新在中国移动支付具备的低费率、高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支付便利性,不仅带来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也在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助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李佳佳如是说道。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总体保持增长。其中,银行移动支付业务2109.8亿笔,金额563.7万亿元,而这一数据较十年前翻了25倍;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34万亿笔,金额331.68万亿元,较2015年数据相比,增长了570%。
然而,当涉及到老年人、视障群体、外籍人士等,支付体验的“温差”依然存在。当支付需求不再是“能付就行”,而是“付得轻松、付得放心”,创新的真正意义得以体现。在李佳佳看来,支付宝正在推动“支付工具”向“数字生活基础设施”演进。
数据显示,通过“碰一下”支付,视障用户支付的平均操作时长从30秒降至5秒;2024年8月外国人用“碰一下”支付笔数环比增长了4倍;2025年“五一”假期前三天,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用户通过“碰一下”消费金额环比4月同期增长近50%;90%的来华外国旅客希望尝试“碰一下”支付。
便捷与安全平衡术
回看支付的创新之路,也是一段技术的革新旅程。可以看到,每一次支付方式的重大突破,都以底层技术的颠覆性创新为基石。通信技术从2G迈向5G、移动互联网普及、云计算与大数据能力的飞跃,为移动支付突破时空限制奠定基础;人工智能与生物识别技术的成熟,让“靠脸吃饭”成为现实,使支付验证从“密码时代”进入“人体特征时代”;物联网与NFC技术的融合,则让“碰一下”支付实现设备间无感交互,极大提升支付效率。
在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看来,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预计会出现更多基于智能设备的无缝支付体验,如智能家居中的自动补货支付、车联网中的加油或停车费用自动结算等。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可能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试穿衣物或查看家具摆放在家中的效果后直接完成购买,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场景。这些趋势都将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为企业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不过,支付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在便捷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碰一下”“看一下”推出之时,也有不少关乎支付安全的质疑声甚至谣言。不法分子用特殊设备贴近手机,是否会发生盗刷?任何人捡到眼镜,说句话就能付款吗?这场来自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考验的核心,即在于如何平衡 “极致便捷”与“绝对安全”。
“一种新的支付体验从诞生到被广泛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例如扫码支付从2011年左右开始迄今已有14年,当初也面临着用户对使用习惯、安全感等的质疑。”李佳佳坦言。
在“看一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智能眼镜能否准确识别用户本人声音,从而唤起支付步骤。支付宝CTO朱林透露,支付宝将结合AI安全实验室的攻防演练,针对性优化声纹模型,尤其围绕支付金额、支付意图等关键词进行训练,使声音识别模型满足更高安全级别的要求。
“支付安全的背后意味着多重管控机制。从实时地理位置、设备状态等多因子动态交叉验证,到用户支付习惯、场景时序分析,每一层的校验,构建了立体的防护框架。这需要支付机构长期积累经验。”朱林表示。
在支付手段推陈出新的同时守住老百姓“钱袋子”,一方面是机构智能风控能力的运用,另一方面在于行业合作。2025年4月,由国产芯片企业复旦微电子与支付宝共同研发的“碰一下”专属新芯片亮相,并透露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复旦微电子安全与识别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纲介绍称,该款新芯片是目前支付宝“碰一下”功能感应速度最快、交互成功率最高的一款产品,能在零下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性能表现出色。
三方面“最优解”
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指出,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通支付堵点,推动支付为民,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不断创新支付模式,究竟为了什么?在支付宝看来,其本质即是瞄准产业前沿,借着技术发展的东风,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为极致的体验。
以“为什么选择碰一下进行突破”为例,李佳佳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碰一下”是在成熟的条码支付基础上的体验改进,一方面可以简化支付步骤、让操作更方便直接;另一方面又不涉及用户个人生物信息的隐私顾虑,满足用户兼顾安全与便捷的支付体验需求。
“不断升级用户支付体验是必由之路。”李佳佳指出,一方面,通过支付技术创新,降低消费门槛、提升交易效率;另一方面,生态联动,将创新支付体验渗透到各类消费高频场景;再者,结合优惠补贴,刺激消费需求。这是创新支付能够优化消费者体验、促进消费增长的“最优解”。
更为重要的是,支付行业要实现普惠化,大型支付机构的技术开放与生态联动至关重要。“当我们把‘碰一下’的技术标准开放给中小支付机构,把‘看一下’的适配方案共享给硬件厂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才能提升。”
“碰一下”在供给端有一条由NFC芯片、支付终端、智能设备等组成的硬件产业链——“碰链”。“碰链”背后既是中国支付产业不断创新支付体验的自主之路,同时也是中国支付创新和中国制造创新这两条产业链的绝佳结合。碰链深度参与高附加值的设计环节,企业利润率得到明显提升。支付产业创新带来爆发式增长的硬件需求,也为参与“碰链”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展望未来,金融机构作为消费场景的连接者、技术输出者,在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创造新消费增长点方面,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李佳佳表示,支付宝将继续探索多种数字技术及创新支付手段以进一步降低支付门槛,为消费市场带来增量提供更多可能;还将深挖消费场景,通过“支付+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打造,聚焦生态与消费者需求,为商户提供经营助力。支付宝也会持续关注AI等新技术与支付业务场景的融合应用,探索新一代的交互可能性与支付新体验。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董晗萱
·对话·
蚂蚁集团副总裁李佳佳:支付功能正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刚性需求
北京商报:从“碰一下”到“看一下”,支付宝认为,不断创新的支付手段与促进消费增长有怎样的联系?这一过程中对消费者有哪些利好?
李佳佳: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对利企便民、活跃交易、繁荣市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支付宝“碰一下”支付、“看一下”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创新在中国移动支付具备的低费率、高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支付便利性,不仅带来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也在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助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支付宝升级条码支付体验,正式推出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解锁手机后,不用打开支付宝,在商家收款设备上碰一下就能支付。基于全新的交互方式,碰一下简化了支付步骤,降低了老年人、视障群体、入境游客等各类人群的支付门槛,可以有效提升支付完成率和消费热情。
2025年6月,Rokid Glasses、小米AI眼镜接连宣布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方便用户在双手忙碌、不方便使用手机时,可以通过智能眼镜简单3步完成付款,支付效率提升一倍。“看一下”支付刷新了智能眼镜的日常使用体验,也进一步拓宽了消费场景。
北京商报:创新支付形式多样,支付宝为什么选择“碰一下”“看一下”这两个方向做突破?
李佳佳:为什么选择“碰一下”进行突破,一是为用户提供更极致的体验。支付宝“碰一下”是在成熟的条码支付基础上的体验改进,一方面可以简化支付步骤、让操作更方便直接;另一方面又不涉及用户生物信息的隐私顾虑,满足用户兼顾安全与便捷的支付体验需求。
二是满足不同商家的经营需求、提升经营效率。对商家而言,“碰一下”同时解决了快捷收银、拉新和会员运营、私域精准营销的“不可能三角”,给商家和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提供了新玩法和阵地。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能助力商家数字化经营。
为什么选择“看一下”进行突破,一方面解决用户在无法拿出手机或无法使用手机场景下的支付难题。例如上班早高峰买早餐时,不必手忙脚乱地到处找手机,直接解放双手语音完成付款;在菜场双手拎着瓜果蔬菜时,使用智能眼镜支付带来简单整洁的体验,不必掏出手机避免脏污;骑车出行不便拿出手机支付的时候,使用Rokid Glasses“看一下”就能轻松完成付款;而对于部分特殊人群,如视障人士使用智能眼镜带来的支付便利会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支付功能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刚性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显著。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预测,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在2025年突破5亿台。同时眼镜产品正经历关键性新变化。比如,设计上更加轻量化,满足全天候佩戴,支付功能成为刚性需求,智能眼镜正在演变为新的入口。
北京商报:支付的升级过程中还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李佳佳:一种新的支付体验从诞生到被广泛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例如扫码支付从2011年左右开始迄今已有14年,当初也面临着用户对使用习惯、安全感等的挑战。而不断升级用户支付体验是必由之路。支付宝会联合商家、伙伴,持续优化产品体验,通过服务效率提升、安全感强化,来更好推动支付升级。
其次,支付升级的过程,也需要行业共同发力。支付宝欢迎更多生态伙伴加入,共同拓展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为用户和商家创造更大价值,为消费市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