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5日电(记者魏雨田)年内FOF基金产品表现亮眼,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在此背景下,近期,中泰资管FOF基金经理唐军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对资产配置的实践思路。
唐军表示,资产配置 “永无最优解”,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若想摆脱“追涨杀跌”的操作误区,不妨建立基于客观标准的稳定分析框架、进行多元配置以丰富回报流、警惕市场极端一致的预期,以及尽量剥离风格贝塔(即特定投资风格带来的市场风险收益),更理性地看待基金收益。
结合过往季报,唐军的操作体现出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与灵活应对。他根据市场态势调整了A股和港股的配置比例;同时在战术配置上布局,捕捉到了创新药、军工 ETF 等阶段性行情,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多次把握住了结构性机会。
职业历练夯实资产配置根基
唐军的职业轨迹先后涉足量化投资、基金评价和宏观研究等工作。回望这些经历,唐军坦言,这为他如今在资产配置领域的深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早年投身量化时,核心研究方向是多因子选股,也就是通过构建各类量化因子来筛选具有潜力的标的。但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些因子在不同公司、不同行业间往往缺乏统一的可比性,难以精准适配复杂的市场环境。于是我开始转向构建行业内的选股因子和行业轮动因子,以此提升因子在特定领域的有效性。”唐军称。
唐军进一步表示,这段经历让他对“因子”形成了敏锐的感知,如今在从事资产配置工作时,无论是构建宏观因子以把握市场大趋势,监控风格拥挤度时设计针对性的风格因子,还是在评价基金业绩时精准剥离风格贝塔,这些工作都与当年的量化研究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得益于那段经历,我能更熟练地识别市场中潜藏的各类因子,这是量化工作带来的最直接的帮助。”
之后,唐军的职业道路迎来新的延伸,他加入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团队对“中泰时钟” 的研究工作中。这一研究有着明确的现实背景,曾经在全球投资界被广泛应用的美林时钟2008年后对市场的适用性逐渐减弱。唐军对此解释道:“美林时钟之所以逐渐失效,核心原因在于强力的政策干预打乱了经济周期的自然运行节奏,使得经济本应有的自然起伏被不断‘熨平’。”于是,团队把政策维度纳入中泰时钟的分析框架,以增强其对国内市场的适配性。
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唐军形成了自己对于资产配置的独到见解。在他看来,资产配置并非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单一数学模型,而是一项永远没有最优解、需要研究者持续投入精力去研究和修行的工作。
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看好A股性价比
今年以来,市场上多数FOF基金产品表现较好。新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超九成FOF基金产品获得正收益。唐军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多元化配置策略的有效发挥。
“当市场风格相对稳定、未发生明显切换时,各类策略往往能同步发力、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产品整体业绩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唐军也坦言,相较于市场风格稳定时的顺势而为,他更希望能在市场风格切换的关键节点上有所突破。“我们并非奢求每一波风格切换都能精准把握,但希望能在部分阶段凭借对市场的研判做出超额收益,最终实现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业绩目标。”
他表示,从胜率来看,基于宏观大趋势的判断相对更可靠,它能为资产配置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引,但这种判断反映到资产价格上的时间点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有一定的时滞,这就需要持续跟踪、动态调整。
这种动态调整的思路在唐军的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基金二季报的披露的信息来看,他在资产配置上呈现出明显的调整态势,当前A股的配置比例已超过港股。回溯一季度,情况则有所不同,当时基金在港股的配置占比更高。
唐军表示,尽管关税及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对这类因素的反应可能会逐步脱敏,其对行情的扰动力度或呈减弱趋势。更为关键的是,国内政策面的支持为市场提供了坚实底气,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加之中央汇金类 “平准基金” 稳定了市场预期,多重政策合力下,A股后续表现有望呈现平稳偏强的态势。
在具体的战术配置层面,唐军的操作同样体现出对市场机会的灵活应对。他积极参与了创新药、军工等行业 ETF 的交易机会,这些领域不仅契合当下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存在阶段性的成长动能。与此同时,在二季度末,他选择降低了红利类资产的仓位,这是因为这类资产此前因市场的广泛追捧已出现一定的拥挤态势;相应地,他增加了成长风格基金的配置。
“多元+预期差”对抗“追涨杀跌”的人性
基于自身在资产配置与投资操作中的丰富经验,唐军表示,“追涨杀跌”是当前不少投资者易犯的操作误区,即当某类资产价格持续上涨时,便盲目跟风买入;而当价格持续下跌时,又因恐慌匆忙卖出。针对这一问题,唐军给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是建立分析框架,且尽量依赖客观标准。唐军坦言,大部分人其实都知道资产配置和投资需要逆向思维,只是在投资实践中却往往“管不住手”。而他提出的分析框架的核心逻辑是 “通货膨胀由信用扩张决定,而货币宽松仅能影响利率,进而间接作用于信用扩张”。基于这一框架,2020 年,唐军观察到美联储量化宽松(QE)与美国财政部大幅加杠杆同时发生,由此判断美国信用扩张将创下历史新高,通胀也会远超市场预期,进而得出应超配原油等大宗商品、低配美债的结论。
其次是尽量做到多元配置,丰富投资“回报流”。唐军解释,即便建立了完善的分析框架,资产择时的胜率也未必能很高。当市场走势与自身判断相悖时,投资者容易陷入“坚持还是认错”的纠结。此时,多元配置带来的丰富回报流,能增强坚持自身分析框架的底气,减少因单一资产波动引发的非理性操作。
此外还要理解“预期差”对避免“追涨杀跌”也非常重要。唐军表示,资产价格的短期表现由“预期差”决定,即资产基本面与市场已反映的预期之间的差距,而一致预期往往是短期走势的反向指标。越是短周期的战术配置或交易性策略,越需立足“预期差”分析,而非仅依赖中长期基本面判断。例如,即便某资产基本面优良,但若市场已充分甚至过度反映其价值,“预期差”便为负,短期回调概率反而更大。因此,在市场观点高度一致时,更应避免盲目“追涨或杀跌”。
唐军还提到,普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也容易陷入“追涨”误区,原因是未能区分基金收益中的风格贝塔与阿尔法。“若能意识到某只基金的收益中,很大比例来自风格贝塔,就需进一步判断市场风格是否会延续或切换。”这与他早年在量化研究中精准剥离风格贝塔的经验相呼应,为投资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