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5日电(万博雯)8月4日,以“‘十五五’聚势湾区南沙领航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八期南沙观察家沙龙活动在北京举办,旨在以“思想引擎”推动南沙区高标准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蓝图,助力南沙区现代化建设。会议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耀从总体发展战略与策略切入,助力南沙找准自身发展目标定位,突破发展瓶颈。他表示,南沙在“十四五”期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后劲足、潜力大,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正蓄势迎接新机遇。
南沙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锚定战略方位,把准发展的重要思路。陈耀指出,南沙要以建设国内国际要素高效流动的“超级节点”等策略强化其“双循环战略枢纽”的定位,以科技创新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的转变巩固其“大湾区科创高地”的定位,以多领域制度衔接的优化增强其“粤港澳深度融合示范区”的定位,以数字化治理、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富裕、产城融合等多方面实践打造其“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样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牢牢把握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强动能、以融合增活力三大发展思路,将制度协同与动能培育作为南沙向新跃进的双引擎,助力南沙发展实现多维度突破。
四个目标定位与三大发展思路为南沙找准自身在大湾区建设新阶段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有效指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阶段,南沙需立足‘几何中心’区位与‘国家级平台’优势,重点扮演好三大角色。”陈耀说道。他建议南沙通过民生、制度、青年等领域的融合,深化大湾区协同发展;基于原始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并用“海港+空港+数港”联动,带动南沙成为大湾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的核心承载区,最终使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融合实践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领者”、大湾区战略支点的“硬核支撑者”。
据此,他为南沙提供了“五港联动”、城市规划等具体层面的实践指导。他提出,要让“五港联动”成为南沙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全局动能的核心抓手。实施这一策略亟需实现五大转变,即海港从“规模第一”到“智慧枢纽”的转变,空港从“区域枢纽”到“全球节点”的转变,数港从“数据集聚”到“价值释放”的转变,金融港从“功能集聚”到“生态赋能”的转变,人才港从“政策吸引”到“生态留人”的转变。要从制度与技术创新、产业与服务协同、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实现转变的有效路径。
此外,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他认为南沙建设要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跃升”,使南沙成为职住平衡、生态健康的湾区新兴增长极。陈耀说:“南沙需围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等‘十五五’规划的核心方向与议题,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进行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群提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