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5日电 (韩燕)新华-中国(海南·澄迈)香蕉系列价格指数: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8月1日,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和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环比上涨,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跌,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环比持平。
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
图1 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8月1日,新华-中国香蕉产地价格指数报36.83点,较7月25日上涨0.35点,涨幅0.96%;较基期下跌63.17点,跌幅63.52%。
本期(7月28日到8月1日),海南产区统货均价约为1.00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下跌0.04元/斤,跌幅3.53%;云南产区统货均价约为0.83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上涨0.12元/斤,涨幅16.28%;广东产区统货均价约为0.40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持平。
2025.6.6-2025.8.1香蕉产地价格均价表(单位:元/斤)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
图2 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8月1日,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报287.65点,在蕉农田头价格盈亏点(758.21点)下方,较7月25日上涨89.72点,涨幅45.33%;较基期下跌712.35点,跌幅71.23%。
图3 新华-中国(海南)皇帝蕉一、二、三等品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2025年8月1日,海南省皇帝蕉一等品价格指数报281.09点,较7月25日上涨80.31点,涨幅40.00%;较基期下跌718.91点,跌幅71.89%。二等品价格指数报240.94点,较7月25日上涨80.31点,涨幅50.00%;较基期下跌759.06点,跌幅75.91%;三等品价格指数报200.78点,较7月25日上涨80.31点,涨幅66.67%;较基期下跌799.22点,跌幅79.92%。
从采集点来看,本期(7月28日到8月1日)澄迈县产地皇帝蕉一等品成交价均价为0.63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上涨18.75%;皇帝蕉二等品成交均价为0.53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上涨23.08%。乐东黎族自治县产地皇帝蕉一等品成交价均价为0.63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上涨18.75%;皇帝蕉二等品成交均价为0.53元/斤,较前一期(7月21日到7月25日)上涨23.08%。
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
图4 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8月4日,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报135.50点,较7月28日下跌4.31点,跌幅3.08%;较基期上涨35.50点,涨幅35.50%。
从采集点来看,本期(7月29日到8月4日)北京销地批发均价为2.75元/斤,较前一期(7月22日到7月28日)下跌5.18%;天津销地批发均价为2.77元/斤,较前一期(7月22日到7月28日)上涨5.72%。
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
图5 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截至8月1日,新华-进口香蕉价格指数报617.71点,较7月25日环比持平;较基期下跌382.29点,跌幅38.23%。
香蕉产业新闻摘要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7月29日,巴基斯坦专家瓦西姆·拉扎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香蕉试验田内查看香蕉。瓦西姆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香蕉研究方面技术先进、经验丰富,针对香蕉枯萎病不仅培育出抗病品种,还大力研发生物有机肥,通过生物手段实现高效环保防控。瓦西姆正利用科学院的高水平实验室从事细菌挥发性化合物研究,目前已完成实验室部分研究,计划今明年将其推广到田间,提高现有生物有机肥防控枯萎病的效果。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8月1日报道,近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完成了《“十五五”香蕉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该报告由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谢江辉牵头,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芳和首席办周登博共同参与。报告提出了“十五五”期间香蕉产业优化布局的总体思路:立足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规模、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益”的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引领和市场导向,推行适区适种,优化品种结构,推进绿色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
澄迈“6+2”农产品品牌
“6+2”农产品品牌是澄迈农业品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别的闪光点,“6”是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桥头地瓜、澄迈山柚油、无核荔枝、无籽蜜柚,“2”是澄迈凤梨、大丰妃子笑。2022年,澄迈县“6+2”农业品牌种植规模达到17.57万亩,收获面积11.58万亩,总产值达13.79亿,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
澄迈通过“6+2”农产品品牌打造工作,在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的整体形象上下功夫,确保农产品品质;全力推动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培育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力争每个品牌至少打造一个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多措并举加大农业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擦亮农业特色品牌。
除此之外,在农业品牌化推进过程中,澄迈县设立8家农业科研机构,聘请科研院所农业专家,培育脱毒种苗、选育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制定推广生产技术标准。
沉香产业新闻摘要
临高县融媒体中心:8月2日上午,皇桐镇举行楠脂沉香二三产融合项目开工仪式。据悉,皇桐镇楠脂沉香二三产融合项目占地达17.23亩,项目巧妙盘活闲置土地,依托金波村的优质沉香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沉香种植与育苗研发、初级加工、非遗技艺传承、文化体验、研学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并形成“沉香+文旅+教育”三产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强劲动力。
福建日报:8月2日报道,去年来,永春县在全境推广奇楠沉香种植,力争2年内实现万亩目标。同时结合香都公园建设、黄精种植基地打造等,持续发力香料种植,解决香产业上游的原材料短缺难题。为持续推动香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宽领域迈进,永春县委、县政府组团赴义乌精准对接资源,并成立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及驻义乌工作专班;量身定制系列惠企政策,为香企出海提供全流程保障。经过数月筹备,在永春县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努力下,产品顺利完成选品、包装设计、品牌注册以及出口流程等环节的准备工作,顺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