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直指当前市场存在的发行定价扭曲、非市场化发行及人为干预簿记过程等问题,要求主承销商应建立健全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综合评估项目成本、合理确定报价,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发行人应当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置比选评分指标,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客观的报价决策。
700元“地板价”引发自律调查
这是交易商协会短期内再次明确禁止“低于成本报价”。6月16日,针对市场成员反映的低价承销费、低价包销、拼盘投资、利益输送等问题,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明确“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的监管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7月11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针对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主承销商报价异常问题,决定对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等6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此次调查聚焦承销服务费畸低现象,旨在维护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根据广发银行7月10日公示的中标结果显示,上述6家机构以合计63448元的承销服务费中标,其中,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报价仅700元,广发证券报价1050元,国泰海通证券报价4998元,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为3.5万元和2.1万元。将总承销服务费折算至每家机构,平均每家机构的服务费仅1万元左右,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金融业“反内卷” 持续升温
有业内人士表示,交易商协会整治债券承销市场乱象、遏制非理性低价竞争,与当前金融业整体“反内卷”的监管导向和行业自律趋势高度一致,旨在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公平、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在市场竞争激烈、指标考核严格的当下,金融业“内卷式”竞争备受市场关注。近期,金融业“反内卷”持续升温,多地金融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相继发声,整治“内卷式”竞争。
7月底,工商银行召开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产品客户对位,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广发银行也在年中会议中表示,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在此之前,广东金融业率先提出“反内卷”,并发布自律公约。广东金融监管部门近日已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订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推动行业治理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