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00:20:30 股吧网页版
俄方称不受《中导条约》约束,冷战结束后最严峻形势来了
来源:上观新闻

  俄罗斯外交部4日在其官网发布声明说,俄方将不再维持依据《中导条约》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系统的自我限制。外界认为,此举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实际部署最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

  美国2019年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后,俄方多次声明,在世界相关地区出现《中导条约》所禁止的美制导弹系统之前,俄将自愿限制相关陆基导弹部署。如今,俄罗斯突破自我限制,与其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境有关。解禁之后,未来在俄乌战场,作战烈度恐将提升,俄美军备竞赛也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军控将面临冷战结束后最严峻的形势。

俄方期待的美俄和解未实现

  俄外交部声明说,鉴于俄方提出的多次警告遭到忽视,局势朝着欧洲和亚太地区将实际部署美制陆基中导系统方向发展,俄方将不再维持依据《中导条约》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系统的自我限制。俄方将根据相关国家导弹部署规模以及国际安全和战略稳定总体形势,决定应对措施。

  《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由苏联和美国于1987年签署。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

  2019年8月2日,在经历180天的退约进程后,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同一天也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以回应美方举措。不过俄方表示,在相关地区出现美制导弹系统之前,俄将自愿限制相关陆基导弹部署。同时,俄方呼吁北约国家对等暂停部署《中导条约》所禁止的武器系统。

  不过,俄方上述倡议并未得到回应。美国及其盟友不仅公开宣布计划在多个地区部署美国陆基中导系统,还在推进部署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相关导弹的测试已处于最后阶段或已完成,一些系统已开始批量生产。俄外交部声明中提到,去年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军事演习中,美军利用“堤丰”系统发射导弹。

  美国及其盟友公开宣称,希望此类美制武器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长期甚至永久性部署,一些国家不仅寻求从美国购买、还要自行研发此类武器。此前,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如果北约在俄周边发起挑衅,俄将保留部署中短程导弹的权利。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也曾指出,西方国家并未重视莫斯科展现的克制立场。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军事专家杨震认为,俄罗斯突破自限与当前局势有关。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至今,俄方期待的美俄和解并未实现,在安全领域摩擦不断。近日,特朗普频频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不满,将俄乌和谈的最后期限从50天减至10天,并称将在俄附近区域部署两艘核潜艇。面对极限施压和军事威吓,俄罗斯只能打出军事牌,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常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核打击能力,以弥补在地缘政治对抗中的弱势局面。

俄美新一轮军控博弈或开始

  美国单方面退约后,国际社会曾普遍担心会引发军备竞赛,破坏战略平衡。如今,俄罗斯突破自限,《中导条约》实质上已经沦为一张废纸。杨震表示,未来无论是对俄乌战场局势、俄美军备竞赛还是全球战略稳定都具有深远影响。

  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突破自限之后,将会更有底气展开大规模攻势,作战强度和烈度将可能提高。若美国或北约在俄罗斯“敏感周边”部署发射中程导弹,俄罗斯可以采取“先发制人”措施予以打击。

  在俄美军备竞赛方面,俄罗斯可以在短期内实际部署最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榛树”,其射程约在2500公里至5000公里之间,能够以10马赫(每秒2.5公里至3公里)的速度打击目标。美国也将以此为借口加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特别是“金穹”系统和海基导弹防御系统。这样一来,战略平衡再进一步被打破,军备竞赛循环往复。

  在全球军控层面,美国或将利用盟友的恐惧心理,将导弹防御系统和进攻性武器贩卖到欧洲和远东。此外,美国还可能加快研发小型、超小型战术核武器,这将空前增加使用战术核武的危险程度。

  作为“全球战略稳定的三大支柱”之一,《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也将于明年2月到期,这是俄美仅存的双边核裁军安排。这一条约延续了《中导条约》的主要思想,通过自行裁减和互相监督防止人类走向核武的深渊。杨震认为,在此背景下,《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续签将面临严重不确定,一方面,俄罗斯突破自限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另一方面,特朗普也热衷于退约,《中导条约》已废,双方围绕《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存废的新一轮军控博弈已经拉开帷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