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03:47:51 股吧网页版
上海出生率回升 安徽多孩家庭最多!长三角探索更多普惠性生育政策
来源:上观新闻

  随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正式出台,我国首次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体系,标志着生育支持政策进入制度化新阶段。

  长三角地区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以补贴和托育为抓手,针对“生不起”“没人带”的核心难题探索解决路径,形成更健全的生育政策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杨凡指出,从其他实施生育补贴国家的经验来看,育儿补贴的标准大约在各国人均GDP的2%到8%之间,国内这次的标准是人均GDP的3%到4%之间。

  育儿补贴统一了

  长三角地区不少城市早在国家政策出台前就已探索实施了多样化的地方性育儿补贴措施。但以前的地方性补贴,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随着国家统一标准的实施,育儿补贴更加普惠性、制度化,同时,生育保险制度和产假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从过去一年的人口数据来看,我国的出生人口有反弹的趋势。

  纵观全国,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52万人,是近8年首次正增长。从长三角地区来看,沪苏浙的出生率均较2023年有所提升,其中浙江较上年上升0.4个千分点,以6.2‰的出生率位居区域首位;上海回升幅度最为明显,从4‰上升至4.8‰;江苏小幅增长至5‰;安徽虽然降至6.2‰,但仍并列区域内第一。

  安徽多孩家庭最多

  从生育子女数量分布数据上看,上海仍以一孩家庭为主,生育1个孩子的女性占52.6%,生育2个及以上的仅占18.15%。江苏和浙江生育二孩比例近年来明显提升,分别达到25.91%和33.22%。安徽的多孩家庭在长三角占比最高。

注:生育数量为活产数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的生育年龄正在普遍推迟。上海户籍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为31.81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2.58岁。浙江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从2010年的27.98岁提高到2020年的29.09岁。“晚育”已经成为一大趋势。

  解决“没人带”隐忧

  除了经济负担外,“没人带”是现在年轻人对生孩子的最大隐忧。

  近年来,长三角各地都在推进托育服务的覆盖度。数据显示,上海已拥有约1500家托育服务机构,提供6.6万个托位;杭州1565家机构提供5.9万个托位;苏州977家机构提供5.8万个托位……

  不但要有托育机构,还要家长负担得起。近几年,长三角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江苏省普惠托位占比超65%,常州市75%的托育机构月收费在2000元以下。浙江也提出了“2025年底,普惠托育机构平均月收费价格不高于当地城乡居民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的30%”的目标。

  上海则创新性地启动“宝宝屋”项目,1—3岁婴幼儿家庭可免费享受一定次数的家门口临时托儿服务需求。2023—2024年,上海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新增“宝宝屋”托额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社区托育托额超过1.5万个。全市“宝宝屋”街镇覆盖率超过90%、中心城区达到10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