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11:02:50 股吧网页版
免费学前教育细则来了!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 专家:下一步重点是精准测算费用标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细则终于出台!

  8月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按照《意见》的要求,三年学前教育,有一年免保育教育费,另外两年不免,这也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现实举措。

  “我认为接下来重点要对费用进行精准测算,比如保育教育费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财政投入不能覆盖免费的缺口,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如果学校缺乏相应的经费,可能会催生乱收费的现象。”熊丙奇强调。

  民办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

  《意见》明确,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随着政策的落地,子女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家庭,一年到底可以省多少钱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以北京为例,根据2024年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文件,全市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根据幼儿园级别不同分为五档:市级示范园,每月不高于900元;一级园每月不高于750元;二级园每月不超过600元;三级园每月不超过450元;无级类园每月不超过250元。

  以市级示范园为例,按照公办幼儿园一年通常上9个月左右来计算,相比于过去,每名在园学生家庭可节省8000元左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要求,如果政策落地,毫无疑问是能够减轻家庭负担的。但未来在实施过程中,希望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能够足额到位。

  “目前来看,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并没有全国性的标准,各个地方都是有差异的。”储朝晖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幼儿园保育教育费的标准往往和各个地方经济条件有一定相关性。有的地方该项费用占整个学费的比例会定得高一些,有的地方定得低一些。“如果保育教育费标准定得太低,虽然财政压力减小了,但其他费用,比如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就会更多摊派给学生家庭。”

  各省份要发挥省级统筹作用

  《意见》提出,在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基础上,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同时,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意见》要求,各省要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本地区已实施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做好衔接。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监控,强化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及时足额拨付资金,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严禁拖欠教师工资。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守护好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

  要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熊丙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就必须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这个投入不仅要能够覆盖学校的办园成本,还要保证对教师的待遇保障,才能守住学前教育的质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