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当日成交额达1297.01亿港元,占恒指总成交额比例高达56.54%;全天资金净流入额达234.26亿港元,刷新2025年4月9日以来单日净买入纪录。其中以恒生行业分类为依据,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位居净买入榜单前二,同时恒生科技指数多只成份股获大举加仓,显示出南向资金对港股科技等新经济板块的信心和配置热情或正逐步回归。
作为聚焦港股核心科技资产的代表性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资金关注度逐步攀升。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ETF(513130)近期交投活跃,近一周(7/30-8/5)累计获30.26亿元资金加仓,日均成交额达47.97亿元,成为同期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中仅有的累计吸金超26亿元的产品。
资金的积极布局推动其规模迎来大幅扩容,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8/5,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规模达309.07亿元,最新份额为423.56亿份,均为成立以来历史新高,且其规模已连续4个交易日迭创新高。此外,其投资者基础也较为广泛, 最新基金年报数据显示,超16万户投资者持有恒生科技ETF(513130),是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中唯二持有人户数超过7万户的产品,市场认可度可见一斑。
从市场走势来看,近期在外卖价格战的冲击之下,恒生科技指数相关权重股业绩预期大幅下修,带动指数阶段性承压、波动加剧。但积极信号逐步显现,继7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相关公司后,8月1日多家外卖平台相继在官网等账号发布倡议声明,承诺将规范外卖补贴的相关促销行为,推动了“反内卷”风向在港股科技板块的渗透,外卖价格战有望逐步暂停,或为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修复契机。
恒生科技ETF(513130)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其前五大成份股为腾讯控股、网易-S、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快手-W,均为在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同时囊括了互联网平台、新能源车、半导体、AI等核心赛道,兼顾软科技和硬科技两大领域,指数资产和定位具有市场稀缺性,有望受益于Al科技浪潮的发展。(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及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Wind,截至2025/8/5,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五大成份股,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南向资金的加持和“反内卷”政策的逐步落地,压制港股科技板块发展的不利因素有望逐步消减,其核心投资价值或正逐步回归,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处于近5年22%的低位区间,或正处于重要的配置窗口期。规模较大、日均成交额较高、流动性较好、用户认可度较高且支持场内T+0交易的恒生科技ETF(5131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或是把握本轮港股科技板块价值回归投资机遇的重要工具。(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5)
恒生科技ETF(513130)的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是境内首批ETF管理人之一,接连打造了沪深300ETF(510300)、红利ETF(510880)等标杆精品,保持着18年ETF零差错运营的纪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指数投资工具。
注:T+0为交易所交易机制,恒生科技ETF(513130)成立时间为2021/5/24
政策来源:2025/7/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