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与气候相关的风险事件。据新华社报道,法国南部奥德省5日下午发生森林大火,过火面积已达4500公顷。今年入夏以来,法国南部多地高温干燥,气象部门多次发布森林火险预警。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自1947年以来位于亚南极地区的赫德岛已有近1/4冰川融化,表明该岛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业内人士提醒称,企业应积极审视风险管控。
妙盈科技的数据显示,遭受自然灾害事件最多的是必需消费品行业和原材料行业,自2020年以来均有超过20%的公司遭遇过自然灾害事件影响。必需消费品行业大类中的农业和食品饮料行业受极端天气影响显著,易发生资产损失和农作物减产等直接财务冲击。而原材料行业大类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较易受到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导致的限电、停产等间接影响。同时,在这两大个行业大类之外,公用事业行业相较其他行业也更频繁遭受极端天气带来的运营冲击。
妙盈科技ESG及气候服务执行总监黄乔龙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对于气候风险的管理,可以分为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具体的风险应对举措两方面。
在治理机制的建立方面,企业首先需要明确指派部门或人员来负责气候相关事务;其次要构建风险管理机制。开展气候相关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于制定风险清单,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研讨、专家咨询、情景分析等方式,辨别出与自身相关的风险种类,以及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等。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分配资源,依据风险的轻重缓急,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而在具体风险应对举措上,不同行业所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及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大的差异。
黄乔龙表示,例如相较于其他行业,农业企业对物理风险的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急性物理风险例如极端降水、洪涝、山体滑坡、干旱等很容易导致农作物的直接损失和减产,也会导致供应链物流中断。另一方面,慢性物理风险例如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湿度变化、水源供给变化等,在中长期内也将直接对作物的生长周期、产量、品质、病虫害情况、种植区域选址等带来直接影响。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已经开始积极管理气候相关的物理风险,包括开展情景分析对风险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健全智慧农业系统以体系化应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等。
而以钢铁、建材等为代表的高碳行业则面临更严峻的转型风险。例如碳市场相关的政策风险、清洁技术相关的技术变革风险、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提升的市场风险等。企业通常会采取节能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创新、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方式来降低产品碳足迹,并有序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推进业务整体的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开发新兴业务机遇,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经营。
根据妙盈科技的数据库,2024年度,A股公司中有200家企业已开展了气候相关情景分析。其中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国际能源署(IEA)的情景为主。200家开展了情景分析的企业当中,有140家采用了IPCC的情景模型。采用IEA情景模型的企业也超过了100家。而当中许多企业选择了同时采用低碳情景和高碳情景等多个情景模型的方式,以充分掌握在不同情景假设下的差异,以更加全面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