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舟山报道
海水深处,水下涡轮稳健旋转,不断将潮流能转化为电力,输向国家电网……在舟山市秀山岛南部海域,坐落着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也是全球持续稳定并网运行时间最长的潮流能发电项目。
LHD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采用“平台式 + 模块化”技术路径,提高了潮流利用率和稳定性,率先在全球实现兆瓦级大功率稳定并网发电。此外,该项目增加防护网,既能起到导流、整流的作用,还能防止海洋垃圾对叶片的损害。目前,LHD第四代1.6兆瓦“奋进号”机组自2022年入海运行,至今已稳定运行3年多,其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已达到工业化级别。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总工程师林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际能源署认为地球上能源无处不在,走路、骑自行车、水流动都可以发电,但是把电发出来并入国家电网,这是一个跨越指标。我国是继美国、英国之后第三个将潮流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的国家。
“国际能源署还有一个指标,每天持续向国家电网送电,持续送电一周年,就认为人类多了个电站。所以LHD电站是截至目前世界唯一一个达到此标准的潮流能电站,持续并网送电不仅超过一周年,现在已经超过八周年。”林东说。
2021年我国出台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到,探索深化地热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
今年2月24日,《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在潮流能资源富集区域,支持将潮流能发电作为沿海地区及海岛绿色能源补充解决方案之一。
早在2016年,LHD首期模块化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在秀山下海,同年并入国家电网,标志着我国海洋能开发实现了大功率发电、稳定发电、并入电网三大跨越。
2022年2月,LHD第四代1.6兆瓦“奋进号”机组成功下海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也是当时国际上单机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
2024年10月,LHD项目入选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源系统技术合作计划(IEA-OES)发布的《聚焦海洋能源》报告中的全球海洋能源领域20大亮点工程,并位列海洋潮流能项目的榜首。
林东也是浙江企业向科技研发转型的一个缩影。林东原来在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后最早在浙江从牛肉干产业开始创业,后续转向海洋潮流发电的研发和产业化。
“八年多来,我们经历四次迭代,潮流能的度电成本从第一代的106元/千瓦时,现在迭代到第四代,已经为1.1元/千瓦时,我们预计再迭代一到两次,潮流能的成本会低于0.3元/千瓦时,就低于火电价格。那样的话,我们真正为人类贡献一个新的清洁能源品种。”林东说。
未来,林东将在舟山继续推进百兆瓦级潮流能工程项目,更多的海洋潮流能发电站有望持续入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