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23:53:30 股吧网页版
达尔文生物完成C轮融资 64项发明申请背后创新力如何 |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
来源:科创板日报

  近日,北京达尔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尔文生物”)宣布完成超2亿元C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清控银杏。

  此前,达尔文生物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清控银杏、华德资本、红星美凯龙、济南蓝天投资等机构。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以2025年8月为预测基准时间,公司后续2年的融资预测概率为80.57%。

image

达尔文生物融资概率评估(数据来源:执中ZERONE)

  达尔文生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干细胞、外泌体及蛋白聚合物等细胞生物技术研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共建渐冻症及神经修复技术转化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攻克神经修复、关节软骨修复及器官再生等医学难题。

  科创能力居同行业前7%

  根据智慧芽TFFI企业科创能力评估系统,达尔文生物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全球科创能力评级为BBB级,位居同行业前7%。

  截至最新,达尔文生物共有公开专利申请64件,全部为发明专利。从专利基本法律状态来看,有效专利占比近19%,专利技术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有75%;审中专利占比61%,失效专利占比3.13%。从专利申请趋势来看,公司2023年以来专利申请量明显提升,整体研发规模与技术质量优良,创新活力较高。

image

达尔文生物专利申请趋势(数据来源:智慧芽)

  同时,达尔文生物有11件PCT申请,在4个国家/地区有专利布局,显示公司正在拓展全球化技术布局。

image

达尔文生物技术区域布局(数据来源:智慧芽)

  从技术领域来看,达尔文生物主要专注于组合物、提取物、细胞蛋白、神经修复、修复蛋白等领域;其中在组合物技术领域布局最多,其细分技术方向有聚合物、化合物、神经微卡、纳米颗粒。

image

达尔文生物创新词云(数据来源:智慧芽)

  在研发团队方面,达尔文生物共有46位发明人,专利数量最多的发明人为王宇,也是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有47件专利申请。其他核心发明人包括李建军、高文勇、陈琳、李付鸾等。目前重要发明人均还在该企业持续创新,无重要发明人疑似变动风险。

  达尔文生物的团队成员平均拥有超过20年的药物研发与神经生物学从业经验,专业背景涵盖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再生医学等方向。此外,公司还组建了由中科院、清华大学、泰国皇家医学院及美国FDA资深专家构成的顾问团队,与全国3000名三甲医院专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image

达尔文生物专利主要发明人(数据来源:智慧芽)

  神经系统治疗市场规模不断提升

  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剧,脑卒中、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叠加消费升级推动患者支付意愿提升,对创新疗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容。

  市场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显示,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129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51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0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近年来我国CNS药物市场规模也从2015年的144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367亿元。

  达尔文生物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聚合物提取技术(ECIWEP),打造了涵盖PDSSCs 应激诱导、功能蛋白筛选、神经疾病药效评估以及 IIT 临床加速等四大技术平台。首款自研生物1类新药“阿利妥(ALT001)”,已通过IIT临床阶段,针对渐冻症(ALS)、脑卒中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尚无有效疗法的CNS疾病。公司官网研发管线显示,该药物针对ALS适应症已提交首次IND申请。

  现阶段,神经修复仍是全球医疗难题,渤健(Biogen)、赛诺菲(Sanofi)、礼来(Eli Lilly)、诺华公司(Novartis AG)等头部公司都有积极布局,研发管线上也有竞争优势。达尔文生物虽在细分领域展现出一定潜力,但在成熟产品线布局、临床管线转化、品牌市场认可度等维度上,尚未形成显著优势,技术转化周期长、临床试验失败风险较高仍是主要挑战。

  未来,达尔文生物能否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产品上市,我们将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