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7 00:59:20 股吧网页版
创新消费力|嘉实基金:消费REITs激活传统商超价值链
来源:北京商报

  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有效激活了消费市场活力,推动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攀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的政策导向落地到具体业态也推动了新的思考。例如,当前无论是购物中心还是传统商超,在打造消费新模式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租赁结构与业态结构的优化等难点。如何匹配运营管理成本,解决持续发展所需融资的“后顾之忧”,同时提升管理能力与品质,激发消费新活力,是社区商业发展需要思考的核心要点。

  要发展则意味着要有资金,2023年末,消费REITs应运而生,它为传统商超提供权益性资金,无需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可以帮助实体企业更好地专注发展与服务。作为国内首只由民营企业发起、具有商超零售业态的社区商业型消费类公募REITs项目,也是北京市首单消费类公募REITs试点项目——嘉实物美消费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嘉实物美消费REIT”)于2024年3月正式上市。

  据悉,嘉实物美消费REIT的基础设施资产(即底层资产)来自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的4个项目——德胜门项目、大成项目、玉蜓桥项目、华天项目,建筑规模合计约为7.79万平方米,主要租户为超市及其他商户,收入来源包括经营租赁收入、物业管理费收入和其他收入。

  嘉实物美消费REIT上市以来,累计分红两次,分红金额6136万元,每单位分红0.1534元。截至2025年7月11日,分红复权后累计涨幅92.66%,持续领涨消费REITs板块,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嘉实物美消费REIT发售基金总额约9.53亿元,净回收资金约4.66亿元,其原始权益人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美”)将净回收资金的85%用于新投资项目——“物美集团智慧商圈及门店数字化改造项目”,目的是以数字化赋能,满足顾客全场景消费需求。

  据嘉实公募REIT投资管理一部负责人王艺军、嘉实物美消费REIT基金经理林齐勃介绍,国内基础设施公募REITs坚持权益属性,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构建投资良性循环、缩短投资回收期等优势,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撑。此外,消费REITs还可通过扩募机制持续收购存量资产,提升物业运营品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例如,嘉实物美消费REIT上市后回收的资金绝大部分用于物美的门店改造,如助力其在门脸改造、门店价签统一使用电子化、“学习胖东来”改造(以下简称“胖改”)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另外还将积极探索其在公募REITs之外的融资方式,形成资产池及前置储备环境,为公募REITs储备资产、盘活资金,从而提升底层资产发展的效率。

  · 对话 ·

  底层资产贴近民生

  北京商报:为何选择商超而非购物中心作为底层资产?

  王艺军:国内推出消费REITs,实际上是沿着基础设施REITs的路径,聚焦于消费基础设施领域。鉴于其主打消费的定位,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全社会消费、改善民生,在这一背景下,涵盖的资产类型较为多样。虽然提及消费相关基础设施资产,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购物中心。不过,在各类资产中,社区商业与民生最为贴近,且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联度极高,具有较强的韧性。同时拥有单体规模较小、与居民距离近,如辐射范围通常在周边一到两公里左右等特点。

  嘉实基金自2007年便开始涉足REITs领域相关业务。期间,也对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成熟市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当前全亚洲最大的REITs——香港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领展”)为例,其上市时定位为社区商业,资产涵盖底商、停车场、菜市场等,且最初200多亿元估值的资产包均位于香港,最新规模已超2200亿元。从发展路径来看,北京、上海这类消费力强劲的城市,物业价值较高,是重要的布局选择。从目前的资产特点来看,物美具备和领展当年起步时的很多共同之处,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底层资产筛选的标准是什么?

  王艺军:区位选择总体上与消费类产权资产的特性相关。这类业务本质上属于地产生意,而地产生意的核心在于地段,北京作为一线城市,核心区域自然是优选。但同时,也需兼顾权属及转让的合规性等门槛。在此基础上,项目的经营稳定性与盈利状况也是重要考量指标。此次入选的4个物美门店,多数在整个体系中表现出色。

  而在项目筛选上,新项目与老项目各具特色。例如,老项目可能存在改造成本高的问题,但部分老项目的区位优势更明显。新项目的物业品质较新,但区位上没有处在黄金地段。因此需要构建资产组合,未来这一组合会呈现出新老资产并存、地理分布相对分散的特点。

  助力传统商超转型

  北京商报:消费REITs如何激活传统商超价值链?又是如何促进门店改造的?

  林齐勃:REITs对于原始权益人的支持包括资金等,且REITs的资金属于权益型资金。例如,嘉实物美消费REIT提供给物美的4.66亿元回收资金,作为物美的自有资金无需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这与传统的银行贷款或其他负债型融资存在本质区别,也是REITs的一个重要特点。

  嘉实物美消费REIT上市后,回收资金绝大部分用于物美门店的数字化改造。首先,在当前的数字化应用过程中,物美运用这笔资金,将北京门店的价签更换为电子价签,实现了定价等操作的一键式控制,成为数字化投入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商超行业也引领了相关趋势。其次,物美目前已在全国3个城市开展试点“胖改”,即除了设施设备的升级外,还将回收资金用于包括超市整体供应链在内的调整与改造。另外,物美也在积极推进前置仓调改。目前,物美超市与多点配送相融合,开展线上配送业务,部分门店仓库承担着多点配送功能。目前正计划对部分仓库进行升级,将其调改为前置仓,通过优化供应链和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前置仓与门店协同发展。

  北京商报:当前传统商超打造新场景、新模式,促进新消费的难点在哪?

  林齐勃:主要难点在于租赁结构与业态结构的优化。传统商业以零售为主,涵盖服装、鞋帽等多种零售类型,而这一领域受线上消费的冲击尤为显著,尤其是标准化商品,因其适配线上配送,所受影响更大。

  在此背景下,新模式的改造必然需要在餐饮与服务板块发力,推动业态从传统的以商品零售为主,逐步向零售、餐饮、服务均衡发展转型,这是传统商超打造新场景、新模式与新消费的核心重点。但这并非仅物美或社区商业类商超面临的难点,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各类业态均需应对,只是破局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匹配运营管理成本,同时提升管理能力与品质,是社区商业发展的核心要点。

  积极对接消费政策

  北京商报:在嘉实物美消费REIT上市后,产品自身以及底层资产的核心指标表现如何?

  林齐勃:从目前来看,核心运营指标主要包括租金收入、出租率、收缴率以及可供分配利润金额等。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嘉实物美消费REIT的当期收入为2558.34万元,净利润797.53万元。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资产项目的出租率为95.3%,租金收缴率为99.5%。由于相关运营指标保持稳定,收入及股东分配情况整体表现良好。

  另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分配,每年至少分配一次,每年分配比例不低于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额的90%。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嘉实物美消费REIT自成立以来已进行两次收益分配,累计实现收益分配金额约6136万元。

  当然,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未来嘉实物美消费REIT的资产经营也面临各种挑战。比如说目前市场出现的客流未减但客单价趋于下降的趋势,基金管理人和运管机构一道,也在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争取实现资产的稳定运营。

  北京商报:北京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嘉实物美REIT在政策对接上有哪些实践?

  林齐勃:例如,助老补贴、老年卡消费等政策,在物美社区超市的落地效果显著,这与社区商业的特性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其“接地气”的优势。同时,北京消费券等活动与物美超市的经营模式高度匹配,嘉实物美消费REIT也将积极与物美超市等相配合,推进活动的高效开展。此外,物美社区商业与社区街道合作开展消防演习等宣传活动的反响良好。这些案例表明,社区商业作为触达民生的末端触角,是落实北京市相关政策的良好载体,未来有望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嘉实物美消费REIT上市后,积极响应夜经济、地摊经济等促消费政策,尝试开展品牌推广、外摆等活动,希望通过地摊经济、外摆活动等进一步汇聚人流,提升项目经营。

  扩募挖掘优质资产

  北京商报:为进一步推动底层资产发展和提升其他地区消费动能,未来是否有跨区域扩募计划?

  王艺军:REITs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体现之一是扩募。目前,嘉实基金REITs团队一直在和物美团队紧密合作,持续进行资产盘点。

  物美在北上广深及部分强二线城市拥有大量资产,目前正在考察的资产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类型不仅包括物美超市,物美旗下品牌如百安居、麦德龙资产也在考察范围内,正计划逐步将这些资产纳入目标资产池。

  当前考察的项目主要仍集中在一线城市。若下沉至二三线城市,资产定价、前期手续梳理的逻辑与一线城市存在差异;且从管理跨度来看,区域过度分散也会带来管理上的挑战,例如管理覆盖半径等问题。REITs是个长期业务,需要行稳致远。目前考虑待规模扩大后,再逐步拓展覆盖范围。

  希望尽快完成相关资产盘点,推动符合条件的资产进入公募市场。

  北京商报:在您看来,消费REITs将通过何种方式挖掘消费新动能的路径和未来?

  王艺军:从资产特点来看,消费REITs最能体现运营管理的价值创造。优秀的管理团队通过物业的持续改造提升,能够实现“穿越周期的增长”,即市场向好时可实现较高增长,市场波动时仍能保持增长。这背后,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关键作用。消费REITs的推出,对未来物业运营管理的一大贡献,便是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要充分激发运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资产挖掘的问题便能逐步解决。但需注意,资产挖掘并非短期行为,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持续性依赖于驱动人的长效机制。

  REITs本身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构建投资良性循环、缩短投资回收期等优势,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撑。在消费领域,其特点在于当前商业物业已进入存量市场,购物中心高速建设的时代已过,甚至存在局部过剩。消费REITs可通过扩募机制持续收购存量资产,提升物业运营品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