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7 03:16:10 股吧网页版
高温天气持续!保险如何应对“烤”验?
来源:金融投资报

  7月下旬以来,多地高温天气超长待机,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面对持续高温引发的中暑、车辆自燃等人身与财产损失,保险产品能否予以赔付?消费者如何按需投保,通过配置保险产品做好风险保障?

  中暑:

  医疗险和寿险等可予以保障

  高温天气下,人们在户外工作或运动时,可能面临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风险。对此,是否有专门的“高温险”可提供保障?

  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的、针对个人的商业高温险、中暑险等销售。不过,通过医疗险、重疾险、寿险等人身险险种可以对相关风险予以一定的保障。

  具体来看,因中暑产生的医疗费用,在医疗险承保范围内且符合理赔条件的,可根据具体的医疗保险责任进行理赔;中暑身故属于寿险保障范围;如因中暑引发轻中症或重度疾病,且该类疾病在重疾险合同所约定的范畴内,可以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赔付。

  除商业保险外,如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被诊断为职业病的,也可以申请工伤保险理赔。我国《职业病目录》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中暑产生的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医疗费用,可按照医保规定比例报销。

  需要留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中暑属于意外,意外险即可赔付。但实际上,中暑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意外险的赔偿。

  业内人士指出,意外险中的“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情况下,引起的人身损害,而医学上认为中暑是一种疾病,是由自身身体素质引起的、对恶劣环境的一种反应,不属于意外状况。从多款意外险产品条款来看,目前“中暑”普遍被列入责任免除事项。不过,因中暑引发的二次伤害(如撞伤、扭伤、摔伤、擦伤等情况),则归于意外险保障范围,可按合同约定理赔。

  车辆自燃:

  车损险和新能源专属车险可赔付

  此外,高温天气还可能引发汽车自燃、高温火灾等财产损失。其中,针对车辆自燃风险,目前车损险和新能源专属车险条款中都包含了相应的自燃责任,可以对车辆自燃造成的损失进行理赔。

  如根据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被保险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在使用(包括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车身损坏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的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家财险可对因高温天气引发火灾等事故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提供保障。保障范围包括因火灾、爆炸、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房屋、装修及室内财产等损失等。需要留意的是,家财险将投保财产的实际价值作为赔偿上限,因此在投保时,选择的保额最好与财产的实际价值接近,以避免过度投保。

  农业损失:

  保险延伸更多应用场景

  今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管局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做好极端天气应对。

  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多举措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全力支持夏种夏播。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印发《关于做好高温天气期间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全面加强高温天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和金融服务保障。指导保险机构优化高温期间理赔服务,快速响应群众理赔需求,高效开展抗旱救灾及理赔服务。

  在农业领域,高温保险也在持续织密防护网。目前,保险正在逐步延伸至水产养殖、果木种植、主粮种植等领域及其他行业,形成多个“气象×金融”应用场景。

  如2024年9月,上海市松江区气象局联合太安农险、浙商期货在上海市松江区开展“水稻高温气象指数保险+衍生品”试点项目并完成赔付。三方通过运用天气指数保险和衍生品,为松江区4000余亩水稻提供全面的高温风险保障,保障金额超过300万元,最终实现赔付12.71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与传统的农业保险相比,温度指数保险具有风险定量化、适用性强等特点,它以实际观测的客观温度数据作为赔付依据,当温度连续超过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阈值时,保险公司将启动赔付程序,为农户进行保险赔偿。理赔款可用于防灾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减少灾害损失及异常气候带来的影响。通过将保险产品与温度指数相结合,农业生产者可以有效地对冲因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风险,如高温、寒潮等,从而保障其收入稳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