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7 03:28:10 股吧网页版
高管集体出走 + 百亿元窟窿!横琴人寿的 “崩塌式” 危机来了?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琴人寿”)的高管团队正经历持续“缩水”,人员流失态势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先是总经理助理李佗、合规负责人李学成接连出走,近日,核心管理层再遭重创——身兼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审计责任人等多个关键岗位的张林也已离职。

  短短数月间,这家刚满八年的寿险公司,高管团队就从年初的8人锐减至5人,核心管理力量“失血”严重,颓势显露。

  这场高管动荡,恰恰发生在横琴人寿深陷多重经营困境的关头。2024年,公司保费规模出现自成立以来的首次下滑,进入2025年一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7%;近三年间,累计亏损已超15亿元,投资领域还扛着近20亿元违约资产的沉重负担。在这般内外交困的压力下,横琴人寿的转型进程正愈发举步维艰。

  人事动荡!

  半年内多位元老相继离任

  据悉,张林在横琴人寿已任职7年,担任副总经理也有3年时间。张林出生于1976年,拥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早年曾就职于人保寿险,担任过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总经理、互动业务部总经理等职。2019年加盟横琴人寿后,他快速进入核心管理层,先后担任行政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2023年又兼任审计责任人,同时还身兼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等职务。

图片来源:横琴人寿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横琴人寿离职的高管中,不少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例如,已离职的李学成自2017年9月起加入横琴人寿,曾任该公司风险管理部/法务合规部、风控合规中心总经理;已离职的李佗,离任前是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2019年加入横琴人寿;2016年8月加入横琴人寿筹备组的王立川,2022年7月起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已于去年离职。

  过去一年,横琴人寿的高层变动频繁。7月,曾在太保集团、太保寿险任职,有着保险资管行业经验的老将钱仲华出任公司董事长,接替于去年4月请辞退休的“人保系”人士兰亚东;更早之前的1月,凌立波获批担任公司总经理。

  钱仲华上任还不满一年,公司高管便已接连离去。无独有偶,这样的戏码早前已在前海财险上演——女掌门人霍建梅到任后,该公司同样遭遇了高管团队的大规模流失。

  光环褪色!

  深陷扩张与亏损的双重困局

  当人事调整的潜在变动悄然发生时,横琴人寿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经营困扰。

  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诞生的首家全国性寿险法人机构,横琴人寿自2016年12月正式成立起,就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使命。这家扎根国家级战略平台的新兴保险公司,曾立志以“保险业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身份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在七年的经营历程中,却落入了“规模不断扩张、利润持续萎缩”的战略怪圈。

  经营业绩的巨大反差,正不断撕开企业财报的裂痕:业务收入逐年攀升,利润却始终不见增长。除了2020年和2021年收获少量盈利,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状态。从2017年以8.63亿元保费收入初次亮相,到2023年以85.2亿元规模达到顶峰,其保费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8%,但同期累计亏损已超20亿元。

数据来源:横琴人寿年报

  尤其2022年之后,亏损态势明显加速:在保费规模突破80亿元的同时,2022至2024年横琴人寿分别净亏损1.79亿元、7.72亿元和5.64亿元,累计净亏损15.15亿元,相当于每赚进1元保费,就要背负0.18元的亏损。这些年来,横琴人寿显然深陷“规模不经济”的泥潭难以自拔。

  与此同时,退保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该公司退保金达到16.1亿元,2024年这一数字为5.91亿元。赔付支出方面则呈现显著增长,2023年为2.59亿元,2024年飙升至42.56亿元。

  产品结构单一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公司业务过度依赖增额终身寿险等传统寿险产品,而分红险、健康险等具有高价值属性的业务占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在头部保险公司的市场挤压以及整体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公司被迫收缩增额终身寿险业务线,停售了部分相关产品。尽管公司已尝试推出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但转型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尚未显现。

图片来源:横琴人寿2024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横琴人寿总资产达415.9亿元,较年初减少4.59%;净资产6.75亿元,较年初降幅达42.06%。

  如何突围?预定利率下调的冲击

  预定利率下调的冲击波正持续发酵。

  7月25日,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1.99%,较上季度的2.13%再降14个基点。由于该数值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监管设定的25个基点调整阈值,动态调整机制随之触发,市场普遍预计,传统险与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上限或将因此迎来下调。

图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头部险企迅速响应,宣布将于 8 月 31 日前完成新老产品切换,保险行业由此正式告别 “2.5% 时代”。

  对横琴人寿而言,此次预定利率下调的冲击尤为显著。从产品结构来看,横琴人寿长期依赖增额终身寿险等传统储蓄型产品,分红险、健康险等高价值业务占比偏低。预定利率下调后,其倚重的储蓄理财类产品吸引力难免下降,消费者可能因预期收益缩水而减少购买,进而对保费收入造成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横琴人寿的平均综合收益率为 2.18%,已面临利差损风险。预定利率下调后,若不能有效调整产品结构,利差损缺口恐将进一步扩大。

  不过,分红险的分红具有不确定性,销售难度相对较大,市场接受度的培育仍需时日。

  与此同时,横琴人寿也应借此契机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对短期高成本业务的依赖,向保障型、长期型产品转型,提升产品的保障功能,以弥补因预定利率下调造成的产品整体吸引力下滑。

  随着“将帅齐换”、多位高管离场,横琴人寿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在新一轮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能否扭亏为盈、重获生机,值得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