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公告发布于国债期货收盘后,而当日现券市场多空博弈剧烈。本周以来,国债期货整体表现偏强。
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高翔认为,现券市场多空博弈剧烈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告的理解存在分歧,最终利率小幅冲高后快速回落,表明多头仍占主导。公告落地后,存量老券的需求有所提升,但对短期内利率下行幅度不宜过度期待。基于增值税率测算,新老债券利差可能扩大10个基点,但其中存在不确定因素。
“一方面,不同机构的计税依据存在差异,若利差过大,明显的套利机会可能推动利差收窄。”高翔补充道,“另一方面,趋势最终取决于资产与负债的比价效应。随着老券利率的回落,其与资金价格之间的差额(即持有期息差carry)逐渐缩小,配置价值随之降低,这才是决定趋势的核心逻辑。因此,在流动性和资金面出现增量变化前,做多空间并不比8月1日之前更大。”
谈到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债市的影响,中信建投期货国债研究员孙玉龙表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信用债与利率债利差或收窄。由于利率债免税优势减弱(此前因免税特性,其税后收益相对更高),信用债相对吸引力上升,二者利差可能收窄30至50个基点。同时,同业存单继续免征增值税,其与利率债的利差也将收窄。其二,新券与老券利差可能走扩。新发行国债需补偿税负,发行利率或上行5至10个基点,老券吸引力上升而新券吸引力下降。其三,机构行为分化。金融机构自营适用6%税率,而公募基金、理财、券商资管等广义基金产品适用3%税率,税收优势显著,可能吸引银行委外资金通过基金间接投资利率债。
“8月8日政策落地后,需要重点关注新发行国债的招标情况。”孙玉龙补充说,8月起影响债市的变量还包括:房地产进一步调整优化政策是否落地及商品房销售改善情况;“反内卷”相关政策推进进度与通胀企稳态势;剩余专项债是否集中在三季度发行(其可能引发资金面再度收紧);央行降准降息落地时间等。
随着中美第三轮谈判的结束和7月底重要会议的召开,高翔预计,债市走势、宏观环境、市场预期及投资者情绪将趋于稳定。国内方面,仍需关注基本面表现与流动性边际变化。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海外资金更倾向流入国内,直接利好A股。若国内流动性总量保持充裕,则人民币资产整体将迎来上涨行情,但若流动性边际收敛,则风险资产表现可能对债市形成压力。
针对7月国债期货的弱势表现,孙玉龙认为,主因是股市和商品市场大幅上涨引发债市抛售,而非基本面发生变化。当前,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环境下,逢低买入长债仍是机会。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央行操作或偏保守,政府债发行节奏可能加快,资金面收紧担忧仍存,叠加新债恢复征收增值税导致现券吸引力下降,期债做多动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