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项政策相继发布。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正通过电价市场化改革与绿证交易机制的双轮驱动,推动能源产业迈向转型发展新阶段。新能源电价改革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而绿证市场的完善则为绿色电力消费提供了市场化激励。两者的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新能源项目的经济竞争力,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能源电价改革:
市场化定价助力新能源消纳
我国新能源电价政策经历了从固定电价到市场化交易的过程。过去,我国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实行固定上网电价或补贴政策,保障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初期发展。但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14.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原有的电价定价及补贴模式难以为继。近年来,我国逐步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2019年起,新批准的风电、光伏项目逐步取消补贴,实行平价或竞价上网;2021年启动全国绿电交易,允许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溢价收益;2023年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电价政策,鼓励新能源在高峰时段参与市场交易,提升电网调峰能力。今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要求,推动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全面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为平衡能源转型深层矛盾、加强新能源发展可持续性注入了新动能。
从长远和电力系统整体角度看,我国实施的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将对能源转型产生三方面促进作用:一是能提升新能源项目经济性,市场化交易使优质绿电获得溢价,增强企业投资动力;二是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合理布局,减少弃风弃光现象;三是能推动煤电角色转变,煤电从主力电源逐步转向调峰和备用电源,促进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
绿证市场发展:
市场化机制激励绿色电力消费
随着新能源装机与电力市场的发展,绿证交易机制也在快速演进。我国绿证制度自2017年启动,初期以自愿认购为主,市场活跃度较低。近年来政策加速完善,2023年起,实施强制约束与自愿认购相结合的政策,将绿证交易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并探索对高耗能企业设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并注重与国际接轨,推动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部分绿证可抵扣碳排放配额,增强企业购买意愿;2024年实行绿证核发全覆盖,风电、光伏、水电等均可申领绿证,有力扩大了市场供给;今年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绿证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措施,以构建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为核心,加快推进绿证消费。
我国绿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对能源转型具有三方面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企业用能绿色转型,苹果、特斯拉等跨国企业及国内龙头企业可通过采购绿证实现100%绿电目标;二是增强消费者低碳意识,绿证认购向个人用户开放,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三是促进可再生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证交易为可再生能源提供额外收益,降低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协同效应:
电价改革与绿证市场共推能源产业升级
新能源电价改革与绿证市场并非孤立发展,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新能源交易价格与绿证收益共同构成新能源项目的综合收益,使得价格发现机制更完善,可有效提高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二是电价改革优化电力交易,绿证市场激励绿色消费,合力形成“发-输-用”闭环的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体系;三是新能源经济性提升和绿证需求增长相结合,倒逼传统煤电逐步退出或转向灵活性调节。
由此可见,《通知》与《意见》两项政策的发布,将对新能源发电企业、传统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以及政府和监管机构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从新能源发电企业看,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升电价透明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绿证交易,企业可以获得额外收入,提高新能源发电项目经济性;政策支持将吸引更多投资进入新能源领域,促进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与此同时,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企业看,企业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需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同时,随着新能源占比提升,传统发电企业的市场份额可能受到挤压,需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从电网企业看,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需要电网进行升级和改造,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电网企业需优化电力调度机制,平衡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电网企业需提供更多的市场服务,如绿色电力证书的交易和结算服务。从电力用户看,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通过购买绿色电力证书,证明其使用了绿色电力,提升环保形象;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电价波动,用户需关注电价变化,合理规划用电成本。此外,政府和监管机构也肩负着政策执行和市场监督的责任,一方面,需加强政策执行和市场监管,确保市场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需加强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监督,防止市场操纵和虚假交易。
新能源电价改革与绿证市场的协同发展,标志着我国能源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新阶段。通过完善市场化机制、激励绿色消费、优化能源结构,中国正加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迈进,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