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7 13:24:10 股吧网页版
人民财评:多措并举 全力打好秋粮保卫战
来源:人民网 作者:清 风

  入夏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的特征,秋粮生产面临较大旱涝灾害叠加的风险挑战。

  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方案》,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共制定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要求各地努力做到防在成灾前、抗在第一时、救在第一线,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如今,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剩两个月,正值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七成以上,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压舱石”。保障秋粮安全不仅关乎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更是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的战略之举。因此,必须全力以赴抗旱防汛救灾,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夺取秋粮丰收,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保障秋粮丰收,压实责任是前提。各地各级需构建“责任落实、科技赋能、应急支持”相结合的立体防护网。农业农村部日前召开的防汛抗旱调度会明确要求,要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督促指导地方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紧盯抗灾关键时段,切实把农业防汛抗旱救灾的责任落实到市县乡村,确保抗灾资源向一线倾斜。

  科技赋能成为这场攻坚战的决胜砝码。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的作用,是防灾减灾、夺取秋粮丰收的关键。面对灾情,各地积极运用技术手段科学抗旱,专家、农技人员纷纷下沉田间“把脉开方”。针对后期仍可能发生的灾情,要抓好监测调度,加密多部门会商研判,及早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和防灾减灾建议。同时,充分用好农业科技手段,组织开展好农业灾后恢复工作,抓紧修复灾毁农田设施,指导农民改种补种、补栏补苗。通过加强技术指导,以科学精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提升抗灾成效。

  应急响应和政策支持是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保障。针对黄淮旱情,目前,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重点省份,指导抗旱灌溉保秋粮丰收。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水利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15亿元,支持受灾地区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加快恢复农业生产。在做好防灾减灾的同时,各地也要密切关注、及时了解脱贫地区、脱贫人口等受灾情况,用好监测帮扶“绿色通道”,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坚决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各地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抗灾措施落实到位。从政策落地到技术下沉,从应急响应到长效建设,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