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午盘,沪指涨0.12%,深成指跌0.13%,创业板指跌0.52%,北证50指数涨0.43%,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2062亿元,较上日放量1327亿元。
央行今日开展160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窄幅震荡,截至昨日下午16:3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下行0.5bp报1.699%,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上行0.1bp报1.796%,3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002收益率下行0.05bp报1.9175%。
相关ETF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盘中持续震荡,截至发稿,上涨2个bp,成交额近30亿元,换手率近20%,交投活跃。
近期债市大幅波动,犹如“过山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的低点1.64%开始启动,7月下旬开始大幅上行,7月末达到1.75%的阶段性高点后回落,8月初回落到1.70%附近。
对于7月下旬以来的债市调整,业内普遍认为,“股债跷跷板效应”是重要原因。
究其原因,陈运铎解释,当前虽然权益市场表现较为火热,但是国内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仍未扭转,机构观点总体还是偏多,市场情绪整体上也好于2022年的赎回环境。因此短期看债市依旧处在“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波动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在1.6%~1.8%的区间范围波动,当10年期国债本轮回调至1.7%以上位置,机构资金就有再度配置的动力,目前市场情绪整体已较为稳定。
华西证券认为,8月中上旬债牛机会正在酝酿,可继续拉长久期,机不可失。
“理性来看,其实近期每次大调整,都是逆向操作的机会。”华西证券表示。
对于后市,滕懋平认为,债市策略上整体可维持中性偏高久期。理由是近期政策预期降温、PMI数据表明经济“弱现实”,债市呈现修复行情。但趋势上,权益市场压制仍在,短期债市可能维持区间震荡,因此可采取灵活波段操作。其认为,从基本面和政策定价逻辑来看,债市仍有支撑。
蒋睿建议,短期波动“看股做债”,中长期趋势仍需盯住基本面。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抬升,央行进一步大幅宽松货币的可能性有所降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利率下行的空间;但鉴于经济基本面尚未企稳,利率的上行空间也将比较有限。
随着周三周四,重要会议政策表态不及预期,关税谈判并未有显著进展,同时7月PMI数据再度回落,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债市收益率再度转入下行态势。
陈运铎表示,短期来看,债市有望继续企稳修复。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于2024年3月成立,是市场上仅有的两只场内超长久期债券ETF基金之一,跟踪指数为“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指数代码为“950175.CSI”。根据指数编制方案,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国债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一般季度进行调整。久期约21年,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值得投资者关注。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