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 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在第十三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上宣布,将推出工业研学课程体系,并发布全国核电行业首个系统性研学品牌“核光同行”。中广核十大基地还与所在地教育部门及旅行社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研学资源和渠道。
80名初中生首尝深度研学
近年来,研学成为中小学生课外实践的重要方式,而核电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在研学领域方兴未艾,公众探索核电、了解清洁能源的热情日益增长。近日,来自广东、香港、澳门以及内蒙古兴安盟中广核“白鹭班”的80名孩子齐聚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启五天四晚的深度核电研学之旅,课程体系涵盖核能原理、安全文化、绿色实践、前沿科技等核心内容。
孩子们深入核电基地核心区,解锁核能发电原理;聆听我国第一代赴法国核电站培训的“黄金人”的故事,感受老一辈核电人的家国情怀;化身核电工程师和消防员,多维度体验核电站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同核能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在思维碰撞中畅想清洁能源的未来图景。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余新介绍:“这是中广核首个深度研学示范班,更是我们探索核电科普教育新范式、构建开放合作新机制的重要一步,我们倾力打造了为期5天4晚的沉浸式课程体系,力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研学精品标杆。”
五天四晚的研学之旅,没有那么长时间参加怎么办?中广核发布的《中广核工业研学白皮书》给出了答案。除了五天四晚的深度研学,还有半天、一天、三天两晚共四种“套餐”可供选择。
精品半日游,将以大亚湾核能科技馆为主进行参观学习,并安排了DIY“我心中未来的核电站”手工体验环节;品牌一日游,将配套《生态共生》课程,增加核电防护趣味学习,以及与科学家面对面环节;三天两晚研学,进一步增加了核电基地生态体验、安全体验及实操、学霸讲座等环节。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核光同行”研学课程体系,是中广核基于多年公众沟通与科普教育经验,围绕“科技探索”“安全守护”“生态共生”三大核心主题,与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及各合作签约的旅行社等专业力量,精心打造的多层次、多主题的研学产品。
中广核表示,将努力构建可持续、市场化的科普教育生态圈,核电站将免费提供场地等硬件资源,与教育部门、旅行社、研学机构、专业协会等多方协同,根据各核电项目所在地的不同情况,探索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扩大核电研学的品牌影响力。
核电研学生态圈加速构建
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举办的主会场活动上,中广核发布研学品牌“核光同行”,寓意协同多方力量,让核电研学成为照亮青少年成长道路的一束光。
据介绍,中广核2024年上线的全国首个核电工业旅游预约系统“硬核walk”推出后,各核电基地已累计接待公众超3万人次,其中学生群体的研学需求尤为突出。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六一介绍说,在粤港两地共同努力下,大亚湾核电基地于2024、2025学年被纳入香港教育局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内地参访点,两年来已有超600名香港师生在大亚湾核能科技馆体验核科技魅力。据了解,包括港澳学生群体在内的广大学子研学需求持续增长,预约参观名额持续紧张,成为中广核利用社会资源,推出研学品牌和课程体系的直接动因。
在当天的主场活动上,中广核十大核电基地代表与所在地教育部门及合作机构共同签署研学合作协议,加速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支撑、社会参与”的核电研学协作生态圈。
1987年8月7日,我国首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2013年,中广核将8月7日确定为“公众开放体验日”,每年举办特色鲜明的公众体验活动,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十三届,开展了“最美核电婚纱照”“核电基地种珊瑚”“工业旅游”等一系列活动。
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扈黎光表示,“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已成为中广核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成为我国核能事业公众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广核表示,后续将深度整合核电站、新能源场站、国家级实验室等科技资源,探索以清洁能源研学为载体的科普教育新模式,为青少年播撒科技报国的火种,为国家战略人才储备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