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7 16:15:50 股吧网页版
创新消费力 | 阳光财险:手艺传承的现代生存法则
来源:北京商报

  绍兴酒窖的陶坛静立,龙泉窑火映着青瓷冰裂纹……这些承载历史、凝聚智慧、蕴含深厚文化的产业,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消费市场的重要部分。然而,“民族瑰宝”深陷山寨围城,手工艺人在电商洪流中苦守创新成果。如何为千年匠心定制“保险铠甲”,成为时代课题。当区块链为历史经典产业刻上数字指纹,一套创新保障方案正悄然重塑文化消费的信任链条。在工艺美术品的展柜前,价签旁那个指甲盖大小的溯源码,最终打消了消费者的疑虑。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财险”)推出的“浙礼保”解决方案,不仅提供区块链溯源防伪,还包括知识产权全风险代理、正品履约先行赔付等服务,为“保护文化根脉”与“激活市场动能”提供了关键支撑。

  溯源码背后的“匠人对话”

  在一家工艺品店内,一件青瓷茶具泛着温润光泽。

  于每一件工艺品而言,都承载着山川的灵秀、流水的韵律、泥土的质朴,以及匠人对天地万物的深刻感悟。让使用者在瓷韵流转间,感受天地大美。

  釉面流转的冰裂纹中,嵌着微小的“浙礼保”溯源码。顾客王女士扫码后,屏幕上跳出的视频展示了制作大师、生产企业、制作过程等关键信息。

  “以前网购龙泉青瓷,总担心买到机压仿品。”王女士的顾虑,道出了历史经典产业的集体困境。杭州丝绸、绍兴黄酒、龙泉青瓷、青田石雕……这些穿越千年的民族瑰宝,在消费升级中焕发新机,却也长期被“山寨”困扰。企业更苦于知识产权维权艰难,创新成果屡遭剽窃。

  2024年盛夏,浙江省连发《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与《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知识产权”“消费”等关键词直指痛点。

  痛点即起点。消费者鉴真无门、企业维权成本高企……这份行业焦虑清单催生了“浙礼保”跨界方案。“消费者最担心买到‘山寨货’。”阳光财险浙江分公司总经理滕连胜表示,为解决这一消费“痛点”,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浙礼保”溯源平台,比如,消费者在购买杭州友泉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友泉文化”)对应商品时可扫描区块链溯源码,了解制作大师、生产企业、制作过程视频等关键信息。

  知识产权保护是生存题。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保险服务能增强消费信心,如通过溯源技术解决“山寨”担忧,保障权益,规范市场。当出现质量或知识产权纠纷时,保险提供的赔偿或支持,能促使企业重视品质与产权,净化市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如何为技艺“上锁”

  杭州城西,杭州友泉文化的工作室内,匠人们正专注揉泥、拉坯。作为“浙礼保”的首位签约客户,这家专注于青瓷等工艺品的历史经典产业企业,最先尝到了创新保障的甜头。

  “第一次了解是在浙江省首届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作品展上,”杭州友泉文化总经理季友泉回忆。当时阳光财险正在推介“浙礼保”。“交流发现,它完美切中了我们的需求和痛点。”双方一拍即合。

  “浙礼保”带来的安全感,迅速传递至消费端。“面对同质化商品,有‘浙礼保’护航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季友泉分享了销售反馈。消费者更愿意为这份“公信力背书”买单。

  不止于此,阳光财险浙江分公司更进一步为这份信任“上保险”。该公司还为杭州友泉文化的商品提供正品交易履约保证保险。

  “我们通过了解企业客户的生产工艺流程、销售链路,分析潜在的风险,为其匹配了公司的保障服务。”滕连胜表示,除了根据杭州友泉文化的需求,提供专业的维权咨询以及全风险代理服务,还为该公司的商品提供正品交易履约保证保险,即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溯源码上的商品无法对应(非同一件/批产品,抑或作者认定为非正品),将由公司先行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也能打消消费者“维权难”的顾虑。

  风险减量,一直是财险行业的热词。据了解,阳光财险还推出了“伙伴行动”,“浙礼保”风控服务依托“伙伴行动”,为历史经典产业客户免费提供气象灾害预警、红外热成像检测、阳光天眼风险地图、企业客户服务平台、风险咨询等增值服务,通过“保险+科技+服务”为企业设置“防护网”。

  那么,开发融合保险、科技和深度服务的“浙礼保”,难点何在?技术整合、服务落地、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都具挑战。

  “相对难度大的,应该是风险评估模型。”滕连胜坦言,历史经典产业涉及自然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多维度复杂风险,同时缺乏成熟的行业风险数据库,导致风险量化和评估难度极高。针对不同历史经典产业的独特风险,公司在风险评估模型中纳入相应的个性化参数,确保评估贴合产业实际,同时针对知识产权维权等复杂风险,联合法律机构共建风险评估库,提升模型精准度。

  “保险+”背后的化学反应

  对于杭州友泉文化,“浙礼保”的价值远超解决眼前问题。它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为整个历史经典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关键动能。

  历史经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艺传承与文化积淀。杭州友泉文化表示,在电商转型过程中,创新设计、非遗技艺的知识产权保护始终是企业的痛点,一旦知识产权无法保护,创新也将没有价值。“浙礼保”既降低了企业因抄袭、仿冒导致的创新成本损耗,也让企业更敢投入资源研发新品、升级工艺,毕竟创新成果能得到切实保障,才会形成“创新有回报、投入有价值” 的良性循环,这对遏制行业同质化、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关注的是,历史经典产业的产品往往依赖“工艺质感”“文化内涵”等非标准化价值,但电商平台上“看得见摸不着”的消费场景,容易让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顾虑。而“浙礼保”提供的保障与技术支持,相当于为产品增加了一层“公信力背书”。杭州友泉文化表示,比如,帮助消费者在海量同质化商品中更放心地选择有品质、有传承的正宗产品。这种信任的建立,不仅能提升单个企业的转化率,更能整体提升历史经典产业在电商渠道的口碑与竞争力。

  “‘浙礼保’对行业生态具有正向影响,尤其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如电商)提供支撑。一方面,为行业创新注入保护力;另一方面,强化了消费端的信任纽带。”杭州友泉文化总结表示。

  正所谓“无风险不保险”。“历史经典产业的发展需要保险的支持,主要是因为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被侵权风险等。”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表示,具体而言,历史经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艺独特性与文化附加值,但仿冒、抄袭成本低且维权难度大。如果没有保险为维权法律费用兜底和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企业创新积极性将受挫。

  而保险纽带一旦建立,则可拓宽消费蓝海。“虽然我们投保这款产品时间还比较短,但确实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底气,让公司生产经营更加没有后顾之忧。”杭州友泉文化表示,“浙礼保”不光只是形式上的服务创新,也对行业痛点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专业且具有实质意义的解决方案。

  创新火种待接棒传递

  千年技艺与数字保险完成跨越时空的握手。“浙礼保”初显成效,但探索仍在路上。

  “目前,我们的服务内容还比较基础,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滕连胜表示,当前重点是基于知识产权保护、数智赋能、文化消费升级方面重点服务好首批企业客户,迭代完善模式后,将向更广领域覆盖,适配更广泛、更全面的“保险+解决方案”。

  “公司将继续丰富‘浙礼保’产品的保险保障,例如为合作伙伴提供知识产权相关保险方案,针对专利被侵权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调查费用、法律费用等进行经济补偿等,让企业客户维权更有底气,免除后顾之忧。”滕连胜补充表示。

  对于未来希望“浙礼保”还覆盖哪些新场景,季友泉表示,主要还是从知识产权的保护角度,让手工艺品的创新价值得以保障,帮助公司维护品牌声誉。未来希望“浙礼保”能覆盖公司生产的厂房、人员,展会上的展品、责任,商品的出口等风险保障和服务。

  传统不是蒙尘的遗物,而是等待激活的未来。当保险机制深度嵌入文化产业链,“守护”便不仅是风险兜底,更成为创新浪潮的定海神针。基于历史经典产业相关领域,下一步如何深化创新承保模式,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刘春生看来,一方面,加强与科技融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模式,开发更精准、个性化产品;另一方面,拓展服务内容与产业链覆盖,增加市场推广等服务,向上下游延伸保障。同时,强化与政府、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嵌入销售场景,构建产业保险服务生态。

  随着“历史经典产业+保险+服务”的创新模式逐渐铺开,阳光财险的“浙礼保”正尝试解答关键命题: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既守护民族文化火种,又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保单写下的,不仅是风险条款,更是一个关于信任、创新与文化赓续的消费新密码。这份密码,值得更多行业倾听与破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