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7 20:33:31 股吧网页版
时速21万公里 外星探测器伪装成彗星将“攻击”地球?哈佛教授:建议全球建立“宇宙防御系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7月,一位不请自来的“访客”以时速21万公里的惊人速度,划破了太阳系的宁静。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ysxqHmREAlWOdkUhaSJqJu3zLZ2BSbSIM8MPLFM3QhZcm1mS84bUEg.jpg

北双子望远镜观测到的3I/ATLAS 来源:国际双子星天文台

  这颗星际天体被命名为3I/ATLAS,是继2017年的“奥陌陌”(Oumuamua)和2019年的“鲍里索夫”(Borisov)之后,人类确认的第三位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它的到来,引发了一场关于其真实身份的激烈科学讨论。

  专注于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研究的以色列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哈佛大学科学教授阿维·勒布(Avi Loeb)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测:3I/ATLAS可能是伪装成彗星的外星探测器。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该天体的6大“异常”特征,认为这些都无法用传统彗星模型轻易解释。

  对此,科学界普遍持谨慎态度。首个3I/ATLAS量化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博士后研究员Darryl Seligman明确指出,主流科学界普遍将3I/ATLAS视为一颗星际彗星。

  曾参与多个NASA深空探测项目的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教授李荐扬对每经记者表示,3I/ATLAS路过太阳系,就像一位旅人,经过我们居住城市,让我们得以和这位访客见面,了解他的家乡,以及他在路上的见闻。

  这位“星际访客”究竟是载着异星系“DNA”的自然信使,还是沉默巡航的技术产物?人类又该如何面对宇宙级的“盲盒”开启?

  时速21万公里

  第三位“星际访客”是何来头?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wnHKrojkHFyIkDFibTF6WEutfC4JFx63dgfkIKkNLnvosk2uT4OicEeg.jpg

这是7月1日发现3I/ATLAS时的观测结果,由位于智利的ATLAS巡天望远镜首次报告。

来源:ATLAS/夏威夷大学/美国宇航局

  7月1日,位于智利里奥乌尔塔多、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ATLAS望远镜首次报告发现一颗来自星际空间的彗星。

  它最初被标记为物体A11pl3Z,随后被正式命名为3I/ATLAS。其中“3”代表第三颗,“I”代表“interstellar”,表明其来自太阳系之外。有研究指出,它可能源自一个比太阳还要古老近一倍的恒星系统,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见最古老的彗星。

  天文学家之所以迅速判定其“外来户口”,关键在于它独特的运动轨迹和惊人的行进速度。3I/ATLAS的轨道路径呈现出偏心率较高的双曲线形状,偏心率约为6.2。这种双曲线轨道与普通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不同,后者的轨道通常是椭圆或近抛物线。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ryE9ovuSnb1YPGOFpDMs0KwWjAtUjJVkMk7Q9zKlI4WB3U2mHE6CVw.jpg

  同时,它进入太阳系的速度高达每秒60公里,相当于时速超过21万公里,高于“奥陌陌”和“鲍里索夫”,这意味着它不受太阳引力束缚。

  3I/ATLAS不仅快,而且“体型”可能相当庞大。天文学家初步估算,这一天体的直径可能达10至20公里,甚至有天体物理学家估算其宽度接近40公里。

  据天文网站TheSkyLive,截至目前,3I/ATLAS位于木星轨道,距离地球约4亿公里,距离太阳6亿公里。根据当前的观测数据,预计它将在10月30日左右到达距离太阳最近处,距离太阳约2.1亿公里,随后逐渐远离太阳。2026年新年前,它将抵达距离地球最近处,相距约2.7亿公里。2026年3月,它将飞过木星轨道,最终离开太阳系。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kOKTyMp5DaTqUhGObHibTBuNqO77jkCxjWuyAqrO1HeHhkTVskqeXvw.jpg

这是3I/ATLAS穿越太阳系的轨迹,它将于10月到达太阳最近点。

图片来源:NASA/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

  阿维勒布指出六大“异常”

  直指外星飞船假说

  对于这位“星际访客”的性质,哈佛大学教授勒布的争议性假设引发关注。他表示,3I/ATLAS有一些难以用传统彗星模型轻易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特征,并据此提出一个大胆假设:它可能是外星文明的产物,甚至可能在今年11月“攻击地球。

  此次并非勒布首次发表类似观点。2017年10月,他就表示,“奥陌陌”可能是外星文明制造的光帆飞船或探测器。

  尽管勒布总是语出惊人,但其学术身份和地位毋庸置疑。在积极投身“外星人搜寻”之前,他在黑洞、早期宇宙和星系等硬核领域发表了400多篇高水平论文,在学术圈内声明显赫。他曾长期担任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2011-2020),是哈佛“黑洞计划”的创始主任。2012年12月,他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太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25位人物之一。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bN7ETVfwjKneqePlyicNWkPZvZUOkNnK9WGFCNN06eLGEmICRnzKEEw.jpg

阿维·勒布教授来源:哈佛大学网站

  他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出了关于3I/ATLAS的6点“异常”,正是这些“异常”构成了他大胆推测的基础:

  1. 大尺寸与高亮度

  勒布指出,3I/ATLAS极高的亮度意味着该天体直径约为20公里(典型的反照率为5%)。这对于一个星际小行星来说过大。

  2. 彗星气体特征的缺失

  对3I/ATLAS的光谱观测未发现“彗星气体的光谱特征”,任何观察到的反射阳光发红现象,可能源于天体表面。勒布认为,考虑到天体的运动及其在曝光时间内不可避免的图像模糊,“围绕3I/ATLAS观察到的模糊性尚无定论”。

  3. 诡异的运行轨道

  勒布注意到,3I/ATLAS围绕太阳的逆行轨道平面(由轨道角动量矢量定义)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仅相差5度以内。他计算得出,一个随机闯入的星际物体恰好沿着这样一个“特殊”平面飞行的概率仅为0.2%。此外,3I/ATLAS的轨道参数使其能够异常接近金星、火星和木星,相对于具有相同轨道参数但到达时间随机的轨道,发生这种近距离接触的累积概率仅为0.005%。

  4. 完美的“隐身术”

  当10月抵达近日点,亮度最高、最适合观测的时候,3I/ATLAS将“恰好”运行到太阳的背面。从地球上看,它会完全被太阳的光芒淹没。勒布认为,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在天体最亮时或从这个隐蔽的有利位置向地球发送小装置时,地球望远镜对其进行详细观测”。

  5. 秘密的“反向太阳奥伯特机动”

  在被太阳遮蔽的近日点,3I/ATLAS可以进行高效的“反向太阳奥伯特机动”,从而被太阳引力束缚,甚至有可能造访地球等行星。

  6. 拦截其他行星的可行性

  若要从3I/ATLAS发射设备拦截金星、火星或木星,所需的速度推力小于每秒5公里,而这一数值在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范围内。

  科学界反驳:

  3I/ATLAS具备彗星的经典特征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sLiarYtQ9JTcCpgQK3HzhicrAmIqIbSoSUlKDkcllyMRFMrq4DjTUAbA.jpg

北双子望远镜观测到的3I/ATLAS 来源:国际双子星天文台

  面对勒布教授的假说,天文学界、尤其是直接参与3I/ATLAS观测的研究者们,表现得更为审慎。

  Darryl Seligman对每经记者明确表示,几乎所有积极参与3I/ATLAS研究的科学家都认为这就是一颗彗星。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uicwXpPd2yniaicht999shhdU6XMgAbAOgVjdllUfICMoAWwFVTDAvZeg.jpg

Darryl Seligman 来源:受访者个人网站

  Seligman进一步解释道,他们已在3I/ATLAS探测到彗星活动。通过望远镜拍摄到的深空图像显示出模糊的特征,这是识别彗星的经典方法之一。小行星是清晰的点状光源,而活跃的彗星因为释放出气体和尘埃形成“彗发”,看起来是“模糊的”。对“模糊度”的科学量化还证实,3I/ATLAS的光线比恒星的扩散范围更大。

  针对勒布教授提出的巨大尺寸等疑点,Seligman指出,3I/ATLAS的核心尺寸目前尚未确定,早期关于其直径小于10公里的估算,是在假设其“零活动”的前提下进行的。然而,后续观测已经证实它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其核心尺寸“肯定小于10公里”。

  至于为何没有探测到彗星气体,Seligman表示,“这正是我们对一颗位于木星轨道附近、活动较弱的彗星所预期的结果。

  他解释说:“相比于图像中的模糊特征,测量彗星中挥发性气体释放速度的难度更高,需要极其灵敏的光谱观测设备,还要求目标天体亮度足够强。通常,只有当彗星靠近太阳时,我们才开始进行此类测量,因此未来几个月内我们或能观测到这些气体释放迹象。”

CFF20LXzkOxje5suGjZotRUzbpBnnuqxHGxnoxKlvRXIuuQqdLssg5FuUWxibK37WLRkxhQCyokIqlGQu8dcgHg.jpg

李荐扬 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网站

  李荐扬则对每经记者表示,他个人很欣赏勒布教授大胆的假设,但并不同意他的观点。“现有观测数据表明,这颗天体没有任何明显的异常之处。”

  他告诉每经记者,系外天体可能从任何方向、以任何速度进入太阳系,因此其轨道不具有任何特殊性。人们不应该对他的轨道方向等性质进行过度解读3I/ATLAS具有与太阳系彗星类似的形貌,呈现出彗发和彗尾。 此外,外星科技产品理应在大量基本性质方面,与自然天体截然不同。因此,如果真有外星科学产品,识别应该不难。

  为真正的“星际访客”做好准备

  尽管科学界的主流共识指向3I/ATLAS是一颗彗星,但勒布并未因此放弃他的假设。

  勒布对每经记者强调,他并非断言3I/ATLAS就是外星飞船,而是呼吁科学界认真对待数据中的“异常”。他认为,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未知,面对“异常”现象,科学界有责任去思考所有的可能性,弄清其技术能力与意图,而不是过早地用已知的框架去解释。

  李荐扬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这样的争议在科研中是常见且健康的,科研本就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天文学家理应对所有观点持开放态度,但对于结论本身,应该持谨慎严格的态度

  勒布将人类与“星际访客”的相遇比作一场“盲目约会”(blind date),“最审慎的做法是先倾听,而不是先开口”。“我们必须先了解访客的底细和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应对策略。一个看似友好的外表,完全可能隐藏着‘特洛伊木马’式的风险。”

  勒布强调,与其争论,不如做好准备。他建议全球投入资金,建立全天候的“宇宙防御系统”,以AI为分析核心,构建类似地震预警系统的监测网络,为下一次真正的“星际访客”做好准备。

  李荐扬总结道:“星际天体的研究,首先依赖于观测能力的提升,其次需要先进的观测设备。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均较为有限,专注于小天体领域的研究人员也相对较少。但在对3I/ATLAS的观测中,我们也组织了所有可能的望远镜进行观测,并以此为契机,在小天体领域培养学生、开展宣传,希望提升中国在观测和研究小天体领域的能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