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8 00:21:01 股吧网页版
大数据显示:广州跻身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文旅+”消费链条 激发广州热力值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陈薇薇

  今年暑期旅游旺季已过半,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广东、广州都成为暑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在赛事、演艺、城市品牌活动、文博研学游等助力下,关于广州文旅暑期旅游的话题度、热度均有显著提升,近期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名单揭晓,更让广州凭千年城市IP再焕新而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十五运举办之年,游客对广东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今年夏天,“请到广东过暑假”话题不断,海岛音乐会、全运来广东等活动成功吸睛,省内各地推出多元化的暑期活动。记者观察到,暑期一个新的现象已经出现——通过“文旅+”“+文旅”,广东以热点思维、游客需求打造暑期“文旅+”消费场景,在拓展行业边界的同时,促进了文旅消费链条的不断延伸,共促广东、广州旅游热力值的提升。

  热点抢眼:

  “羊城八景”推动广州文旅再上新台阶

  8月3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名单揭晓,借十五运会赛事东风重焕广州这一千年城市IP的魅力。

  “羊城八景”最终出炉的名单中,相关景区之热门,从OTA数据中亦可见一斑。多个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在春节、“五一”、端午、“十一”等大小长假中,广州塔、珠江夜游、北京路、广州长隆度假区等都稳定位列国内热门旅游景区之列。途牛截至发稿前的最新预订数据显示,今年暑期,途牛以广东为目的地的用户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广州、珠海、深圳、清远、东莞等目的地是用户更为热门的选择。在景区方面,广州塔、珠江夜游等吸引了许多用户的关注,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相关度假区的门票、酒店等单项产品及“门票+酒店”套餐预订尤为火爆。借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广州文旅热度不断提升。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凯风表示,在网红经济和流量经济的时代,“羊城八景”深入挖掘文化IP,将助推广州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1.13亿人次,同比增长6.3%;文旅消费总额1621.8亿元,同比增长8.1%。依托城市品牌吸引力、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活跃的商务会展经济以及即将举办的十五运会等,广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在暑期旅游季,借“羊城八景”话题热度,广州也延续上半年的畅旺,接下来市场上将有一系列紧扣“羊城八景”推出的相关体验,以文旅场景提升城市吸引力,推动广州文旅再上新台阶。

  创新出圈:

  赛事演艺实“火” 一张票根串起消费链

  暑期里,一场广东海岛音乐会在珠海市万山群岛上演,明星唱将以海为台、以岛为景,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夏日音乐盛宴,让“请到广东过暑假”网络上收获了更多关注。

  为一出戏,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从城市目的地到景区,广东文旅业界在暑期里紧扣赛事、演艺、影视主题推出特色主题活动和产品,不仅丰富了暑期体验,更牵动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主题游消费链条,撬动一系列“文旅+”消费。

  今年暑期,“跟着电影去旅行”在快速火爆,成为游客的心头好,以热门电影《长安的荔枝》为例,根据原著及电影的设定,剧中的岭南从化即为如今的广州从化,途牛数据显示,《长安的荔枝》上映后的前十天(7月18日—27日),途牛平台广州目的地用户出游人次环比电影上映前十天增长了10%。

  除此之外,“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旅游方式的兴起,带动了“票根经济”的发展。仅8月份,广州每个周末至少有1—2场大型演唱会上演,“演唱会之城”在暑期亦不冷场。同时,2025年广州艺术季助阵暑期演艺游,精品剧目轮番上演、文艺名家闪耀舞台、惠民演出广泛开展、新型演艺业态蓬勃兴起,吸引大批游客远道而来观演。

  一张票根,串起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链,尤其是跨城观演的人群带来了“留量”。今年,多位热门歌手今年在广州举办多场演唱会,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品牌音乐节落地广州,在观演人群中,跨城观演率超50%,其中大型演唱会70%来自市外、40%来自省外,极大拉动旅游、餐饮、住宿消费。随着暑期演艺活动扎堆在广州上演,“票根经济”也成为撬动暑期消费链条的新支点。

  板块发力:

  夜间旅游再升级联动效应显现

  暑期里,夜间出游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在广东,夜市、啤酒节、音乐节等活动密集推出,这些体验型消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夏日生活,推动了文旅、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热度持续升高,也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相关消费的增长,夜间旅游与夜生活的联动效应显现。

  广州夜游搜索热度最高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月环比均增长100%左右,且每逢周末就会迎来搜索小高峰,搜索热度Top10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杭州、武汉、上海、南京、北京、苏州、宜昌、成都、长沙等,“珠江夜游”“钱塘江夜游”等活动均为搜索热词。7月以来,关键词“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月环比增长近200%,“景区夜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近230%。

  在广州,夜游博物馆、参与主题活动和研学活动成为暑期热门活动。暑假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延时开放,多场热展吸引游客前往参观。携程数据显示,在暑期上半段,广东省博物馆以963%的同比涨幅,成为热门博物馆涨幅最大的顶流,广州亦位列今年暑期文博游国内目的地城市第一位。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在暑期刷新了暑期单日进馆人数最高纪录,7月27日游客量突破2.1万人次,暑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达8300人次。

  此外,一些新型的联动消费因暑期夜间旅游的火热而出现,成为新的增长点。淘宝闪购/饿了么数据显示,暑期酒店外卖订单环比增长80%,游客“躺吃”趋势显著,广州热门景区外卖TOP5分别为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夜游热点)、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文商旅融合)、黄埔古港(民俗体验打卡地)、华侨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小众文艺聚集地)、长洲岛(生态休闲夜游),景区与酒店外卖增长印证“夜间旅游+即时零售”模式成熟。

  广东全省联动推出六大夜间消费活动

  今年7月至9月,广东开展“2025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围绕暑期、夜间经济两大消费热点,全省联动推出“精彩夜市、风味夜食、品质夜购、活力夜娱、魅力夜游、时尚夜秀”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总数超过200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以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夜间经济,已经进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经济专项调研显示,中国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已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024年的63%。近四成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研发推出了节事演出、室内休闲、户外娱乐等夜游产品,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暑期开展夜游活动。

  记者手记

  借十五运契机让文旅与消费共振

  作为中国第一旅游大省,广东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8.7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广州作为热门目的地,去年全市接待游客约2.5亿人次,实现文旅消费3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6.6%,2022—2024年,广州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2024年达到1500.1亿元。

  暑期是一年之中最长的旅游旺季,也是检验目的地文旅业成色的“试金石”。暑期广东、广州继续成为热门目的地背后,是文旅与消费的同频共振在显效,其关键还在于“用户思维”,即从游客需要的角度去打磨体验产品。无论是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还是各景区积极推出五花八门的夜游、夜演、夜食等活动,在文商旅体融合的思路下,“文旅+”的消费链条齐齐联动,发挥了叠加效应,助推暑期粤游畅旺。

  以十五运会举办为契机,广东亦迎来了“赛事+旅游”消费升级的机遇,围绕“体育+非遗”“赛事+美食”“体育+旅游”等主题,一系列新的体验将随着十五运会举办日期的临近海量推出,实现“以赛事赋能文旅消费、用流量激活市场增量”。

  从广东、广州暑期文旅消费的表现中已可以观察到这种联动效应,“羊城八景”以点带面带动片区热度,赛事、演艺、夜游等主题备受青睐,正是新的旅游模式和消费热点在涌现。文旅业界可参考暑期这一超长旺季的经验,抓紧盛会举办契机,找到下半年的精准发力点。

  放眼未来几年,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路径和目标已明确,今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提到了支持广州、深圳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以及持续擦亮“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推动商务旅游加快发展,培育文商旅体融合消费业态等。届时,广东城市的旅游能级有望持续提升,文旅消费链条将激发出更强的经济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