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实习生张长荣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754万条精准线索!3倍转化率飙升!分钟级服务落地!券商财富管理的数字化“爆款密码”来了!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面向证券公司发布19家券商财富管理数字化实践优秀案例,一场由AI驱动的行业变革正在狂飙突进!
告别“千人一面”的猜心时代!大数据、AI大模型正让券商拥有“读心术”,精准捕捉亿万投资者需求。政策东风+科技浪潮+客户觉醒,三重推力下,券商数字化财富管理已从“选修课”升级为生存战!
这19份硬核案例揭示:从AI读懂客户心思、到智能工具武装投顾、再到成本砍半效率翻倍的运营革命,数字化正深度重塑券商财富管理的每一环。效率飙升、体验颠覆、模式进化——财富管理的新范式,正由这些“数字先锋”亲手绘制!
AI读心术:754万条线索如何炼成?数据解码亿万需求
大数据、云计算、AIGC大模型等技术不仅降低单位服务成本,更让券商实现海量客户覆盖与精准运营,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升级。
国泰海通作为先行者,推出千亿参数的君弘灵犀证券大模型,搭建四大核心中台,为630万客户提供全投资周期创新服务,奠定了行业数字化服务基础框架。
技术筑基之后,精准捕捉客户需求成为服务落地的关键。传统模式下,券商常因依赖结构化行为数据而难以穿透客户真实意图,湘财证券则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了这一局限。其客户意图识别项目整合行为埋点等结构化数据与通话录音等非结构化数据,借助大模型的语义理解与多模态分析能力,按角色识别、结果验证、数据清洗思路构建全方位意图识别体系。自2024年1月以来,生成近754万条营销线索,覆盖128万客户,800名员工通过“湘管家APP”跟进,实现从“猜需求”到“精准识需求”的转变。
从需求识别到服务落地,客户画像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过去,券商服务常因“千人一面”陷入客户信任困境,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国金证券引入行业领先的CDP(客户数据平台),通过系统数据整合、问卷调研、人工标记等方式丰富客户标签,实现客群圈选、标签建设的自助化与自动化;服务人员无需复杂技术知识,即可完成客户筛选、数据推送等操作,大幅提升数据应用效率。中信证券则更进一步,构建含3000多项特征的四维标签体系,打造三维运营平台,在客户入金、无效客户激活场景中,转化率提升3倍以上、激活效率提升近1倍,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精准画像为服务分层提供了依据,而科学的客户分级分类体系则是实现差异化服务的核心。在券商服务中,风险适配与需求匹配同样重要,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力、投资目标差异巨大,需通过分层体系提供适配服务。长江证券“长江龙”体系按“资产+价值”将客户分为5个等级,结合交易型、理财型、配置型分类划分为15个客群,形成“标准化产品+定制化服务”内容体系,通过服务适配、智能适配、风险适配三大方案,为不同类型客户匹配对应服务与产品。东吴证券聚焦风险等级、资产规模、服务需求维度,借助AI大模型赋能中台建设。
投顾“外挂”上线!智能工具如何让服务效率飙升?
在数字科技驱动下,证券公司正加速推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智能投顾、程序化交易等工具的普及不仅精准响应了客户多元化需求,更推动行业从传统经纪服务向综合财富管理深度转型。
投顾端的数字化赋能是创新的重要起点,多家券商通过技术工具为投顾展业添力。华泰证券为投顾打造专属执业平台“聊TA”,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支持,让服务重心从“推销产品”转向“经营客户”。在此基础上,又推出面向投顾的智能应用“问TA”,接入AI能力搭建智能问答系统。国投证券则聚焦经纪业务转型,组建智能交易团队,推出Alpha-T策略服务、量化策略平台等工具,通过算法实现交易快速响应,帮助投顾为客户调整交易节奏、降低成本,还联动智能风控实时监控风险,让投顾服务更有专业支撑。
从投顾赋能延伸到客户全周期服务体系构建,国泰海通证券走出了融合科技与专业投顾力量的创新路径。国泰海通分析超330万客户近五年交易数据,结合数字化服务经验,打造“君弘智投”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投资周期服务。该体系构建起课程、投顾、工具三位一体的投教模式,推出宽基定投、行业估值等12个智投策略,以及止盈止损、网格交易等10个智能订单功能,既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又通过工具传递科学投资理念。
当头部券商在服务体系上深耕时,技术下沉与普惠服务成为另一创新方向,让中小投资者也能共享科技红利。中国银河证券把机构级量化交易技术下沉,推出智能交易工具,解决非专职投资者“没时间盯盘”、专职投资者“手动操作易错失机会”的问题。围绕常见交易场景,打造了18类条件单和8类盯盘工具,覆盖普通及两融账户,支持沪深A股、ETF、可转债等品种,在手机App、微信、PC端都能便捷使用。
成本砍30%,效率翻倍!数字运营的“钞能力”实战
除了优化客户服务与投顾能力,数字化科技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方面同样成效显著。
中金财富打造数据驱动的获客体系,借助“企业罗盘”整合数据识别商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获客全流程可视化,单客成本下降30%;同时用细致的客户分类和标准服务流程深化分层运营,有效减少无效营销投入。华泰证券通过企业微信搭建服务触达体系,将标准化服务任务接入平台支持投顾批量处理并自动记录,搭配手机智能留痕功能实现通话后记录自动添加,大幅释放投顾精力,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在通过数字化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券商更借助技术革新提升运营效率。中信证券构建“特征分析引擎+XGBoost(极端梯度提升)动态预测+NLP情绪识别”三维模型打造智能化数字运营平台,在客户入金场景中通过评估路径转化效率集中资源投放高概率链路,转化率较对照组提升3倍以上;在无效客户激活场景中,激活效率亦提升近1倍,显著提高运营资源利用率。
广发证券构建“基金诊断-客户识别-账户分析-产品推荐”数字化闭环,将传统需3-5个工作日的服务周期压缩至最快分钟级,投顾可一键生成诊断报告推给客户,通过技术追踪客户行为并及时获取反馈,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之外,更深刻重塑了券商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金融科技,能帮助券商智能识别和预警潜在风险,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助力业务稳健开展。国泰海通在风险控制领域深耕数字化,依托金融科技与大数据技术建立前瞻性风控模型,上线19个数字化风控模型年风险预警超660次,通过“人工+技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风险控制,有效防范服务中的潜在风险,保障服务合规。中国银河引入大模型技术升级智能客服,构建可深度挖掘的知识库平台,支持智能检测知识冲突并完善风险监控指标;同时在智能投顾平台中嵌入合规规则,通过数字化合规风控确保服务合规,降低操作风险。
如今,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正逐步融入客户服务、投顾赋能、内容生产等核心场景,为券商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推动行业创新迈向更深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