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8 17:39:53 股吧网页版
警报拉响!合规崩塌、投资巨亏,谁来为阳光人寿的困局买单?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8月1日,宁波金融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披露,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阳光人寿”)存在多项严重违规行为。

  该公司的违规行为具体包括:编制并提供虚假报告资料;资金运用管理存在显著缺陷;未严格依据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条款费率;电话销售业务中存在误导销售及用语不规范等问题。

  依据上述违规事实,监管部门对阳光人寿作出罚款221万元的行政处罚。与此同时,董迎秋、段宁、聂锐、边异、刘仁山、李建忠、范成江等相关责任人员因履职不到位,均受到警告处分,且合计被处以70万元罚款。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并非阳光人寿今年首次收到罚单。在此之前,该公司就已多次出现违规情况,再加上不久前备受关注的股权冻结事件,这家保险行业的巨头如今深陷一系列棘手的困境,其曾经引以为傲的辉煌业绩,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多项违规,连收罚单!

  迄今为止,阳光人寿在合规管理上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

  阳光保险旗下的阳光人寿与阳光财险,始终处于监管的严密关注之下,因各类违规行为被频频点名。据不完全统计,这两家子公司累计收到的罚单已超30张,在行业处罚记录中格外扎眼。

  往前一个月,7月9日,开封金融监管分局披露,阳光人寿开封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个人代理人学历不实及培训不到位,被警告并罚款12.6万元。时任该公司副总经理吴素红因代理人学历与培训问题,被警告罚款1万元;代理人王小改等3人因误导宣传各被罚0.1万元;银保营销部何利利因参与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被罚1.5万元。

  事实上,这并非阳光人寿首次因代理人学历问题受罚,早在2024年1月,阳光人寿昌吉中心支公司因未严格审核代理人学历、执业登记信息不实,被罚款1万元。

  进入2025年,阳光人寿的违规受罚情况愈发频繁。6月16日,安徽监管局对阳光人寿连发10张罚单,合计罚款58.6万元。其中安徽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诱导代理人违信、培训档案不全、未按规定招录及进行销售回溯管理等,被警告罚款22万元,多名责任人一并受罚。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再往前到2025年一季度,阳光人寿屡遭监管处罚。1月,山东烟台中支因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违背诚信义务,被烟台监管分局警告并罚款0.5万元。

  2月,贵州遵义中支因虚列银保渠道客户经理薪酬,被遵义监管分局罚款23万元;同期,山西晋城中支因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利用代理人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晋城监管分局罚款10万元。

  3月,陕西分公司因管理不善致支公司经营许可证遗失,被陕西监管局警告并罚款0.5万元;湖南湘潭中支则因给予投保人等合同外利益,被湘潭监管分局罚款5万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季度所有罚单的总金额,仍不及此次安徽分公司单家的罚款数额。

  深陷股权纠纷:一笔投资的“滑铁卢”

  2025年6月16日晚,格力电器旗下新能源造车企业格力钛发布声明,称其全资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通汽车”)的100%股权已被法院冻结。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格力钛持有的广通汽车18.06亿元股权遭冻结,冻结期限从2025年6月4日持续至2028年6月3日,执行法院为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此次股权冻结源于阳光人寿与格力钛之间的仲裁纠纷。因银隆新能源未达成当初约定的业绩目标,阳光人寿已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格力钛、银隆集团及魏银仓进行业绩补偿,具体诉求为10亿元本金及1.5亿余元利息,合计11.5亿余元。

  不过,格力钛方面表示,此次股权冻结是由于前实控人魏银仓在2015年12月未经审批,盗用公章在其与阳光人寿的增资补充协议上盖章进行违规担保所致。公司还称,将尽快启动司法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格力钛官网声明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2016年,格力电器计划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因中小股东反对告吹。若收购成功,身为银隆第二大股东的阳光人寿将获1.12亿股格力电器股票,对应对价17.48亿元,投资收益可达70%,但阳光人寿错失此次退出机会。2017年,董明珠联合王健林、刘强东等以30亿元入股银隆,入股价约12.145元/股,阳光人寿再度放弃获利退出。2018年,银隆起诉创始人魏银仓,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财产超7.8亿元;2019年,魏银仓逃往美国。

  业绩方面,2020年银隆营收43.25亿元,亏损6.88亿元;2021年8月,格力电器以18.28亿元拍下银隆30.47%股权,当年银隆亏损超12亿元;2022年亏损19.05亿元;2023年亏损1.71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19.05亿元。格力电器对格力钛计提减值损失28.4亿元,年报中不再提及锂电池。目前银隆负债飙升至247.86亿元,资产负债率逼近100%。

  阳光人寿在这笔投资上的遭遇,堪称一记深刻的警钟。投资后的数年间,阳光人寿数次错失抽身离场的良机,最终让这笔投资深陷泥潭。

  一季度业绩承压

  从业绩数据来看,阳光人寿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4年,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804.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8%;一年新业务价值达到51.5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43.3%;合同服务边际余额也有亮眼表现,达到508.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

  然而,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阳光人寿的经营状况出现明显波动。其中,保险业务收入为323.19亿元,同比下降0.75%;净利润14.39亿元,同比降幅更是达到21.58%。与2024年的“双丰收”相比,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可谓遭遇了“滑铁卢”。

  图片来源:阳光人寿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阳光人寿的业务高度依赖银保渠道,但在“报行合一”新政实施后,渠道佣金大幅下降,这直接打击了销售团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2025版人身险“负面清单”严格管控年金险、两全险“增额寿险化”,进一步压缩了高收益产品的设计空间,而阳光人寿此前在银保渠道主推的产品多属于此类,这就导致公司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公司综合退保率排名前三的产品中,有两款来自银保渠道,其中“阳光人寿稳操胜券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的退保率更是高达75.3%。

  投资收益的不稳定也是造成净利润下滑的关键因素。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表现疲软,而阳光人寿作为执行I9会计准则的公司,其综合投资收益率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尽管公司2024年的综合投资收益高达10.25%,但2025年一季度受资本市场回调影响,投资收益未能延续高增长态势,直接拉低了净利润。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仅为0.86%、0.02%。

  合规管理的薄弱、投资决策的失误、业务渠道的单一依赖以及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共同交织成了阳光人寿当前的困境。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和调整,不仅会进一步侵蚀公司的市场信誉和消费者信任,更可能对其长期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