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攀上具身智能题材,17个交易日股价暴涨1320%。短短一个月内,公司自身11次风险警示,上交所连续3次停牌核查,声明对公司股票进行重点监控,但都挡不住其疯涨的势头。上纬新材成了A股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妖股之一。
8月5日晚间,该股终于迎来了监管“当头一棒”。上交所发布通报称,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正常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
8月6日一开盘,该股大跌16.73%,最后以“20cm”跌停板收盘,成交23.5亿元。截至本周收盘,该股已从最高110.48元跌至86.42元,跌幅达22%。
随之一帮概念股纷纷跟跌。在本周的跌幅榜中,除新股以外,如华蓝集团、大连友谊、阳光乳业、中化装备、狮头股份、东杰智能、倍加洁、西藏天路、西宁特钢等跌幅都在20%上下。看一下K线,多是之前连板复连板的牛股和妖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微盘、亏损或微利、身披多种时髦的题材。
实际上,炒小、炒差、炒概念本是A股一大顽疾,今年尤甚。以上半年为例,涨幅在200%以上的,如联合化学、舒泰神、*ST宇顺、中洲特材、中毅达、ST信通等,无一不是被包装出漂亮题材的小盘股。对此,监管部门也并非放任不管。据报道,今年上半年,交易所仅对异常交易的监管警示就达150多起。
那么,这次上交所对上纬新材的通报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这是科创板首例。有报道称,上交所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对存在明显异常交易行为的12个证券账户采取暂停交易15日的监管措施。这是科创板开市以来,监管部门首次对个股异常波动实施账户限制。值得关注的是,一般暂停交易为3日,但这次是15日。
科创板开板至今,已历时6年多时间。2019年科创板开板时,上交所就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试行)》。《细则》明确将包括“股价严重异常波动”等5大类共11种典型异常交易行为的监控标准向市场公开,为科创板交易明确规则和红线,触犯红线行为严重者,将被认定为不合格投资者。
6年来,暂停上纬新材部分交易账户居然是首例,这说明管理层对科创板企业相对比较包容。实际上,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还专门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例如,允许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而上纬新材股权转让收购案,则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正经历从“虚拟算法”向“物理实体”的深刻转型,具身智能已不是一般的题材。具身智能首次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被列入国家未来产业的重点培育清单。由此,我们能否认为,上纬新材的智元机器人收购案或成为监管范本。
科创板企业可以未盈利,可以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上市,但不能因为是新质生产力企业的资本运作,就可以不注意理性和合规而进行疯狂炒作。
其次,上纬新材在第11次交易风险公告中专门加了一句:“如未来公司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公司可能再次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连续停牌核查,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这是之前10次风险提示公告中所没有的。
如此表述,市场难道还听不懂吗?这或许是上述跟风妖股随之跟跌的原因之一吧。
重拳整治妖股乱象,不仅仅是在科创板。*ST亚振(603389)因实控人变更,其股价从4月8日的4.45元,涨至8月6日的27.41元,涨幅高达515.96%。该股年内3次停牌复查,均难阻其疯狂涨势。8月7日起,公司公告第四次停牌复查,与之前停牌3到5日不同,本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因股价表现异常,停牌长达罕见的10个交易日,这又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