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9 11:27:00 股吧网页版
珠海“造船”引社会资本下海,千亿“海上新基建”项目亮相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海洋经济正被推向史无前例的高度,成为下一个战略风口。

  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8月8日,珠海市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暨“海上新基建”部署推进会。会上正式发布一批“海上新基建”项目,共108个项目,总投资1100.1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292.1亿元,意向项目33个,总投资808.0亿元。

  一个非省会、非一线城市抛出千亿级“海上新基建”项目包,放在全国也极为少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向南方财经记者分析,珠海此举发出强有力的市场信号,强化“向海发展”导向,旨在吸引社会及全球资本,弥补此前海洋经济的弱势。事实上,凭借高栏港的海工装备基地和“海基二号”等大型项目,珠海已经具备生产大国重器的能力。珠海作为先行者,可以通过此举先声夺人,先行一步抢占省级和国家资源先机,争当海洋基建示范,利用此次契机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我认为珠海做这件事情绝非孤立。珠海是大湾区海域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大湾区三大极点中的‘澳珠极点’,珠海能联动香港资本、深圳技术和广州行政资源,推动陆海一体产业落地。”胡振宇表示。

  推动“生海”变“熟海”

  珠海是海洋大市,2024年海洋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但距离海洋强市仍有距离。

  2024年3月,广东省委常委会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提出珠海要“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珠海围绕新定位,抓住下一个万亿海洋“风口产业”,在顶层设计上试图打通海洋一二三产业,走出自己的新海上发展之路。

  事实上,“海上新基建”并非新概念,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基建将进入不同的新阶段。

  胡振宇认为,当前新一轮海上新基建具有四个特点,首先是公共服务先行,针对海上公共基础设施长期缺失的问题,重点推进通讯、能源、淡水及救援等核心基建。其次是产业资本牵引,以“海上七通一平”为企业投资创造条件,推动能源开发、矿产开采等B端产业,同时为海上旅游、消费级市场等C端领域奠定基础。再次是陆海多元融合,通过整合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场景,打通陆海资源联动通道,引导社会资本向海洋新兴产业倾斜。最后是智慧平台赋能,例如构建“海洋城市大脑”,整合海事、生态、港口等数据,弥补现有城市大脑的海上短板,将基建和大脑形成互动,才能让基建“活”起来。

  海洋经济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高渗透的“五高”经济,这是阻碍社会资本“入海”的一道无形高墙。

  “海上新基建”是拆除这道墙的“突破口”。

  珠海提出“海上新基建”,并打造“四通一联”海洋基础设施体系。所谓“四通一联”海上产业园是参照土地开发“三通一平”的逻辑,提出的一种新型海上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四通一联”指的是海上产业园将建设完善海天通信、海上通飞、海面通网、海底通感和陆海联动等基础设施,为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低空经济、海洋新材料、海洋能转化等海洋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充分的应用展示平台。

  “海上新基建”不仅能降低企业涉海发展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还将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效率与生产能力,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胡振宇分析,“要想富先修路”,海上基础设施投入就在为引进社会资本打基础,陆地开发要将生地变熟地,搭建海上新基建后,就相当于把“生海”变“熟海”,消除企业投资的沉没成本门槛,自然就更容易引导陆上企业下海。

  探索2.0版“点状供岛”

  “海上新基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孤立存在。

  会上,珠海市委书记陈勇强调,以建设“海上新基建”为牵引,加快构建“五个三”工作体系,奋力走出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所谓“五个三”,即以信息、融合、创新“三类设施”为重点,形成海洋资源开发的新支撑;以园区、港区、城区“三区互促”为路径,构建城市陆海统筹的新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抓手,锻造海洋科技创新的新优势;以海洋牧场、海洋制造、海洋服务“三产联动”为引擎,激活现代海洋产业的新动能;以海洋、海岛、海滨“三域共治”为核心,打造海洋生态治理的新典范。

  南方财经记者观察珠海此次发布的“海上新基建”项目,其覆盖范围的纵深性,正体现珠海用基建串联起从海底到海面的全空间开发、全产业链条推进,打造一个“超级海洋场景综合体”的发展逻辑。

  这批项目聚焦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民生海洋、生态海洋、平安海洋五大领域,集中在13个领域重点发力,涉及海洋牧场、科研测试平台、海工装备、海洋能、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低空+海洋”立体网络、海洋通讯网络、绿色海底数据中心、智慧港航、海洋生态旅游、多源融合防灾减灾网络等领域。

  “海上新基建的落地,还需要下一步的精细化操作,在构想之下不断通过规划、实践、拓展,把它做深做实做远。”胡振宇认为,海洋是一个开放空间,需持续加载技术突破,通过基础设施搭设及智慧平台赋能,推动陆海生活场景互融,真正实现陆海统筹。一方面,在陆域基建投入产出边际递减背景下,海上成为新增长极。另一方面,依托现有沿海产业基础,将陆域沉淀资本转向海上能源、生物资源开发等新领域,有望激活投入产出新循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现场抛出无人岛出让消息,称珠海借鉴“点状供地”模式和牛头岛广东首个“部分出让”的经验,再次创新探索开展“点状供岛”。所谓“点状供岛”是指在海岛生态保护前提下,通过精准划定小范围可建设用地,定向出让给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进行开发,而非整体开发全岛。

  具体而言,此次出让的无人岛属地政府主导,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做”单岛保护利用规划,市场化出让,便于有意向的企业获得海岛使用权并开发利用。以珠海万山区为例,该区拥有无居民海岛142座,大头洲岛、直湾岛等22个海岛具备较高利用价值。其中,大头洲岛面积0.65平方公里,距离澳门7.5海里,游艇20分钟可抵达,距离香港大屿山10.3海里,游艇25分钟可抵达,适宜旅游娱乐活动及相关设施建设。

  胡振宇认为,珠海拥有两百多个无人岛,海岛资源丰富,近年来依据投资需求定制出让条件,例如三角岛改造废弃采石场为音乐主题岛,实现“岛尽其用”。珠海通过碎片化开发规避保护区限制,释放少量适宜开发建设的用地,从而激活全岛价值。此次珠海将零星经验转化为政策体系,按“适销对路”原则切割生态空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修复,形成“点状开发”整体增值的闭环,这种模式可以为全国海岛资源市场化提供范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