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9 14:50:20 股吧网页版
估值百亿元“独角兽”企业,希望拿着“新地图”定义下一代汽车
来源:上观新闻

  走进位于北外滩的博泰车联网总部,多面挂满专利证书的“专利墙”让人第一眼就感到震撼。

  截至目前,博泰车联网累计申请专利超过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超80%,覆盖操作系统、人机交互、云端服务等智能座舱全链条。

  智能汽车是全球化竞争的战场,也是中国高端制造突围的关键。近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博泰车联网赴港上市的备案通知书正式落地,其IPO进程正式迈入最后冲刺阶段,也标志着博泰距离成为“中国智能座舱港股第一股”仅一步之遥。

  “我们不可能拿着旧地图找到新世界。”在博泰车联网创始人应宜伦看来,“在当下的时代,必须用新眼光,拿着新地图,才能更加稳健地走向未来。”

  “《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就像给民企装上了‘北斗导航’。”博泰车联网内部开设了“E法会客厅”,创新打造“法律条文转译管理场景”的特色平台,将抽象法规精准解构为可落地的业务场景指引。

  创新基因:一张驶向未知海域的新地图

  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仍以燃油车为主流,3G网络刚刚起步。当绝大多数企业还在传统汽车电子领域“精耕细作”时,成立不久的博泰车联网却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研发基于3G网络的智能车载系统。

  “当时,不少高管还不能理解,反对的声音比较多。”应宜伦回忆。但他力排众议,坚信汽车的未来不是“四个轮子加沙发”,而是“四个轮子加超级电脑”。

  这份前瞻性,让博泰成为中国汽车智能化最早的破局者——

  2010年,推出中国首个3G车联网系统,打破传统CD/DVD车机的垄断;率先研发出中文车载语音系统;率先开发出首个车载拥堵规避导航;推出全球首款利用车身面板发声并融合车身面板振动感知的固态声场智能系统。

  “小公司讲创新,大公司讲标准。”应宜伦认为。博泰选择了一条“不走平常路”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押注中国蓬勃发展的通信技术(3G/4G/5G)和快速普及的智能手机生态,将汽车重塑为“移动智能终端”。

  早在公司规模尚小时,应宜伦预见到智能汽车领域必将重演智能手机的“专利大战”。

  对于专利布局,博泰车联网的章法是:从底层硬件架构(域控制器)、中间件协议栈到顶层应用生态的纵向贯通;覆盖车载近场通信、场景化服务引擎等延伸领域的横向拓展;形成“端-管-云”全栈式技术壁垒的立体防护。相关资料显示,博泰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亿元。

  更关键的一步,是与华为的交叉授权合作,不仅大幅降低了博泰全球化过程中的专利风险,更进一步巩固博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

  据权威咨询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底,博泰的注册发明专利数量在国内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技术攻坚:打造中国汽车自主“魂”与“芯”

  “中国汽车缺芯少魂。”应宜伦直言不讳。这里的“魂”,正是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OS)。

  面对“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制约,博泰车联网深度参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重大攻关和科研项目,推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国产化进程。构建了多元化的OS战略:形成自主可控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基于鸿蒙系统打造自主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博泰车联网坚持两手都要硬——既要自主可控,也要拥抱开放。在芯片领域,多路并进:与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并发起组建“智能汽车芯片自主安全可控创新战略联盟”,强化产业安全可控;联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立车规芯片实验室,推动国产芯片定义、测试与认证标准化。

  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当属全球首创技术“汽车全场景智慧交互系统”。

  四年前,博泰车联网团队提出“汽车面板发声”这一颠覆性概念,并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利用车身面板发声并融合车身面板振动感知的量产交互方案——汽车全场景智慧交互系统。

  该系统利用厚度仅为1毫米的超薄大功率压电振子驱动车身面板发声,并融合面板振动感知能力,让汽车化身“会说话的智能体”。

  企业技术人员为记者演示,只要轻轻敲击车身面板的任何一个地方,说“播放音乐”,就能欣赏音乐;说“拨打车主电话”,就能实现与车主通话……

  从车外环绕立体声到车身敲击控制,该技术正重新定义人车交互的边界。

  出海破局:形成“上海设计,海外布局”新范式

  在应宜伦的眼中,上海正是民营科创企业的最佳创业地。

  上海的政策引领力、产业聚合力、人才虹吸力、国际化辐射力,精准匹配博泰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攻坚、生态整合及全球化布局需求,使其能依托城市势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上海金融机构更是为博泰车联网提供190亿元的意向授信额度,支持研发投入,并通过国有资本参股实现资源导入。

  选择落户虹口北外滩,博泰车联网看中的不仅是风景,更是这里汇聚的金融资源、复旦、同济、上财等高校科研力量以及中科院技物所等大院大所,构成了滋养创新的“雨林生态”。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硬核科技TOP100等荣誉申报、产学研对接,到上市筹备的绿色通道与金融支持,虹口区为博泰车联网提供了全方位的赋能。

  当前,面对贸易摩擦与技术壁垒,中国科技企业出海面临严峻挑战。但博泰车联网逆势而上,其智能座舱方案已成功打入欧洲豪华品牌供应链,并通过了中欧“双认证”,已获得国际顶级车企的订单。

  “过去是中国生产,加州设计;现在是上海设计,海外布局。”在应宜伦看来,中国技术出海的成功,本质是“全球化视野” 与 “本土化精耕” 的平衡艺术:既要在规则层面成为 “世界公民”,又要在技术与管理层面守住 “中国基因”,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构建可持续的核心优势。

  博泰车联网的实践,也折射出中国技术出海的深层逻辑转换——从单一的 “产品适配” 迈向 “标准协同 + 体系输出”。

  当企业能以一套兼容多市场规则的技术底座、供应链体系和管理框架参与全球竞争时,不仅能规避合规风险,更能通过规模化效应释放成本优势,实现从 “被动适应规则” 到 “主动引领标准” 的跨越。

  据了解,过去五年,中国乘用车智能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期,从2020年的748亿元增至2024年的25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5.5%,根据机构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近6000亿元。

  目前博泰车联网累计融资超40亿元,估值超百亿元。面对智能汽车的下一个十年,应宜伦认为竞争焦点将彻底转向:“汽车正从交通工具演变为‘AI+移动空间’。AI不是功能叠加,而是重构汽车价值链的体验革命引擎。唯有将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才能定义下一代汽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